第113章 貫徹中台戰略

正文卷

第113章 貫徹中台戰略

上證指數超過4000點,經歷了一輪暴跌,結果很快就再次沖了上來,市場似乎陷入了癲狂,曲黎的股票都賺錢了,可上漲的幅度都不如預期,今年翻倍的股票很少很少都有點不習慣了。

換好衣服回到聚美的曲黎並沒有過多的關注股票,因為林斌打造的中台1.0系統基本完全可以投入使用了,曲黎回來做一個見證,圍繞著中台對公司管理體系做一些調整。

首先他在聚美旗下成立了一家叫日月風華的服裝電商企業,其中包括在淘寳平台的業務,獨立出物流子公司,然後就是核心的聚美電商部門,他直接採購祥雲、丹琳和全棉時代的服裝產品。因為大部分利潤來源於日月風華,所以這家公司和聚美屬於平級。

但是中台系統以聚美為核心,所以在日月風華留下一個子系統,林兵安排了實力不錯的范寬負責日月風華的信息系統建設。

以為中台不僅是信息中台,還是管理中台,所以之前一直有些隱身的林兵這時候進入了台前,成為公司的二把手,曲黎當然不能拖後腿,得為他站台,這相當於分散了許雷的權利。

許雷來聚美時間不長,雖然通過鞋類箱包品類的開拓證明了自己,但聚美本身一直在變化中,他說不上權力穩固,只能配合。

「建立中台系統的意義我就不多說了,但發展方向和目的一定要說清楚,這東西你可以看成一種中央集權,提高資源優化配置的手段,現在建起來是為了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用最少的資金做最多的事情。」

「我們現在能夠建立起來,未來也能拆掉,中台不是目的是手段。所以大家不要有壓力,要儘可能多地發現問題,改進問題,直到改進不了,且問題越來越突出,那就是拆掉中台的時候。」

「聚美是一家科技導向的電商企業,我們前面的挑戰會有很多,中台只不過是我們發展前期最重要的一次考驗……」

講了意義後,林兵上台講解中台的構成,他們的團隊怎麼打造,以及需要各部門做哪些配合……

林兵的壓力還是很大的,他負責的信息部門一直是成本中心,看不到利潤,但工資待遇又是最高的,如果這次他打造的中台系統證明不了存在的價值,他會很難辦。

許雷等人相繼上台表達對中台的支持,他們的團隊此時並沒有那麼多糟心事,都很配合。

「我不是很能理解中台,講很多事情的處理許可權集中起來,這麼做到底是提升效率還是降低效率。」許雷雖然配合,但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是通過曲黎的發言以為他不一定會堅持中台。

「你知道物理學上的熵增定律嗎?」

「熵增過程是一個自發的由有序向無序發展的過程,宇宙如此,各種社會組織同樣如此。初創企業高速發展過程中的無序需要一個中台來規範,等到中台本身變得混亂就要拆掉中台。」

「現階段而言,中台不能適應企業的發展,那就通過不斷的迭代讓中台適應企業的發展,明年就要讓企業適應中台的發展。」

「這裡沒有放棄中台這個選項。」曲黎在高管會議室堅持

「中台只是一個泛稱,並不是說我們開發了一個叫中台的軟體,而是企業發展中通過對各種規範化運營的總結……」林兵作為直接負責人,也要直面各種考驗。

在兩個大股東的堅持下,開始了艱難的適配過程,不是說很難,而是聚美平台正在高速成長中,大家忙不過來。

聚美新增用戶數並不規律,時高時低,多的時候一天增加10萬,少的一天也就增加一萬左右的用戶。

聚美平台月銷售超過20萬,全平台訂單超過50萬,一天處理的訂單數超過一萬單,分揀員都超過10個人,假如全部自己配送在各個城市就要100名快遞員。

因為不缺錢,各方面都有所強化,每天的工作量都在增加的聚美到處都有事情,可推廣中台短期內必然會犧牲效率。

「多招點人……」曲黎招呼徐曉琴,能夠用錢解決的事情實在太簡單了,以前三個人的事情現在四個人做,自然就能空出時間適應中台。

於是整個六月份,聚美的重心都偏向了中台建設,效果逐漸顯現,許雷迅速接受了現實,然後向曲黎申請,讓其他品牌的服裝進入聚美平台進行銷售。

曲黎雖然可以做決定,但還是讓參與公司管理的林兵做決定。

「我看可以,中台系統需要接受更大的考驗。」林兵沒猶豫

中幗的服裝品牌多如牛毛,知名度大的不知凡幾,比如財經媒體此時熱炒祥雲和PPG超過雅戈爾,中幗服裝業進入2.0時代。

沒錯,媒體說的是祥雲,99元的襯衣成為市場的爆款,五一期間開始熱銷,在淘寶和聚美兩大平台日銷超200件,多的時候超過了1000件,也就是10萬元。PPG之所以牛,是因為他們敢吹自己日銷超1000件,也不知道是襯衣單品還是全部。

知道PPG越來越多內幕,聚美包括日月風華內部對這家公司就越沒有敬畏感,騙子的手段往往並不高明,只不過投資人考慮的是賺錢而不是做道德審判,所以……

以99元的襯衣為基礎,又推出兩款149,199元的高品質襯衣,這兩款襯衣的銷量加起來居然超過了99元的襯衣。可見互聯網前期的消費者真不差錢。

39元的T恤,49元的帆布鞋同樣是爆款,也就99元的運動套裝賣得不溫不火,祥雲並沒有打開運動市場。

從引進安踏開始,他們就考慮當前國產第一運動品牌李寧,這家既賣鞋,又賣服裝的大公司已經聯繫過聚美。不過為了等安踏上市,只能讓李寧等等了。

至於雅戈爾等不是運動品牌,根本就不是祥雲的競爭目標,所以無需過多的關注。至於丹琳品牌,靠的是速度,根本就不在乎別人的競爭。

於是剛剛結束中台的建設,聚美團隊又因為執行爆款戰略陷入新一輪的忙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