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佬聚會

正文卷

第28章 大佬聚會

羊城那邊的交易量逐漸穩定在每日1000單以上,陳丹琳稍稍鬆了口氣,可以輕鬆幾天了。隨著三家網店知名度上漲,不僅供應商好說話了,消費者的牢騷也變多了,退貨和賣不掉的尾貨變多了,每家店配備的一個客服有些不夠用。

曲黎不知道陳丹琳的煩惱,就算知道也不會在乎,人都是被逼出來的,他們兩人都需要時間成長。

「以客戶為中心,努力為客戶創造價值。」陳丹琳仔細咀嚼曲黎說的這句話,這是她處理問題的指導思想。

這句話說出來容易,做起來就比較困難,最重要的原因是會加大運營成本,而國內電商競爭極其激烈,消費者嘴上說著願意為優質服務和商品付費,但實際行動卻很誠實,大多數人會買更便宜的。所以曲黎他們要做品牌,只有大品牌才能超越價格競爭。

曲黎也擔心陳丹琳他們處理不過來,每天的電話是必不可少,這時候大家的信心還是很足的,不過這次他長時間到燕京參加節目,如果帶不迴風險投資,很可能會打擊到管理層的信心。

所以當馬粑粑來到燕京,將曲黎叫過去聚會,他立馬屁顛屁顛的打車趕了過去。

「馬老師好,各位大佬好。」曲黎趕到了地點,原來都是這次節目邀請的大佬,做節目之前聚個會,讓曲黎過去認個臉。

「這次準備的怎麼樣,有沒有信心?」馬粑粑把他當成自己的小弟,卻不知道這個小弟野心不小

「我已經做好了上去丟臉的準備!」曲黎客氣說

「你這話太謙虛了,我可聽說你在初選時很是傲氣。」風投大佬熊鴿主動開口

「啊~~有嗎?」曲黎很無辜,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馬粑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沒有說話

「節目組對曲黎提出了更嚴格的標準,我們的人過去幫忙,他當時八風不動心,淡定的很,給我們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曲黎更加摸不著頭腦,有嗎?

「是嗎,這麼有趣的小夥子?」旁邊史柱說話了

「原來如此,我還以為節目組很專業,沒想到。不過我主要是對自己的項目很自信,不懂社交造成的誤會。」

「哈哈哈,不懂也沒關係,沒必要浪費時間在這上面。」馬粑粑開口定性,明知道他要拉著曲黎做宣傳,節目組還想提前淘汰,太不給面子,可惜央視粑粑得罪不起,要不然也要懟。

接下來的聊天,曲黎大多數時候保持著沉默,靜靜的聽著他們吹牛,然後幫他們甜茶倒水做服務員,熊鴿也沒有再打擾他。

「怎麼小曲一晚上都不說話。」臨到快要散場了,熊鴿沒有放過他,開口問了一句。

「我說話太直,這裡都是大佬,我怕無意間得罪人。現在我的小舢板還扛不住大風大浪。」

「現在不行,那你未來就可以了?」

「中幗現在還有很多機會等著我們年輕人,特別是現階段互聯網的發展速度是傳統行業的十幾倍,我有理由相信自己,相信淘寳,相信電商這個大賽道。」曲黎依然很冷靜

「那伱的公司難道要永遠都超不過淘寳?」

「你說錯了,我做的是品牌,電商只是渠道。」

「做品牌就更困難了,中幗的服裝企業幾百上千家,品牌知名度比你高的至少有幾十家,你怎麼贏?」

「你是想投資我嗎?」曲黎畢竟不傻,他又沒有得罪過熊鴿,人家無緣無故問這麼多問題,顯然有所圖。

「不管是不是吧,我去年就思考過這個問題,到香江去過很多次,考察了不少服裝品牌和零售店,最好決定參考一家叫Zara的西班牙品牌,充分利用互聯網帶來的信息優勢,以快打慢。」

「我認為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個性化需求會越來越旺盛,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中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願意和別人撞衫。

這個理解是我們公司後面一切行為的基礎,我的目標是十年內實現每天設計出10個新款,從設計好、生產到上架銷售的時間縮短到14天,每個新款只生產1000套左右,盡量不補貨……」

「你在開玩笑嗎?」對曲黎有些好感的史柱開口

「去年我就找了獵頭,挖來第一個人是做供應鏈管理的,接下來三到五年的目標就一個,提高供應鏈的反應速度。」曲黎不為所動,「我知道這件事很難,一旦做成了就是我們公司最好的護城河,而且越是容易的商業模式就越容易模仿,也輪不到我這樣的創業者。堅持長期主義,做難而正確的事情,是我的堅持。」

「好了好了,時間不早了,小曲可以回去休息,明天就要錄節目了。」馬粑粑打圓場,讓曲黎先離開

曲黎毫不留戀的離開,Zara模式的邏輯很清晰,發展潛力巨大,所以shein這家專註境外電商的中幗的模仿者據說有了千億美元的估值,而且在供應鏈反應速度上全方位的超過了Zara。

曲黎還是有所保留的,沒有說在國內打好根基,搭建好團隊後就會馬上開拓國際市場,更沒說他準備開設線下實體店,哪怕虧本也要經營下去,否則會更嚇人。

「老熊,你真看好曲黎這小夥子?」馬粑粑直接問

「你們覺得曲黎這人怎麼樣?」

「雖然時間短,但可以看出他這人很穩,心理素質不錯,沉得住氣,遇事不慌,似乎對自己很有信心。」

「嗯,我也這麼看。」

「這小夥子有潛力……」

沒有人說他的創業項目如何,覺得曲黎心太野,步子邁得太大了,有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他的創業項目很有想法,至少在邏輯上市說的通。」熊鴿厚道的說

「我不懂服裝,但他要將生產銷售的速度提升到14天,這個難度太大了,至少我做不到。」一個大佬說

「他可能沒有製造業經驗,所以……」又有人說

「Zara需要多少天?」一個明白人發現事情的關鍵

「我了解過一些情況,從設計到把成衣上架,中幗服裝業一般為6~9個月,國際名牌一般可到120天,Zara的情況我不知道,但肯定不超過一個月,我聽說有一次米蘭時裝周還沒有結束,Zara的零售店就有和最新款服裝很相似的新款衣服出售。」一直沒有出聲的徐欣站了出來,似乎是支持曲黎

「……」眾大佬愕然,原來這件事還真有可行性

快時尚模式行不行,肯定行啊,但不代表所有人都可以做好,國內有不少模仿者,Shein是其中的佼佼者,但還有許多模仿者哪怕從設計到把成衣上架的時間縮短到10天以內,最後還是失敗了,做難而正確的事情沒有錯,但怎麼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