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方柏的先見之明

正文卷

方柏前世也只去過兩次沈城,一次是採購,另一次是旅遊。

二月初,沈城大街小巷還瀰漫著冰冷的氣息,寒風呼嘯著刮過每一個角落,最低氣溫可以達到零下二十攝氏度,特別前幾天還下了大雪。

今天天氣不錯,申城飛往沈城的航班正常。

飛機快降落到啟用通航僅僅幾年的桃仙機場時,從飛機上俯瞰,城市的輪廓清晰可見,高樓大廈、寬闊的道路和交匯的冰河交相輝映,整個城市被潔白的雪覆蓋著,彷彿是一個銀裝素裹的仙境。

隨著飛機安全著陸,方柏和兩位隨從的目光都離開了窗外,充滿期待地準備踏上沈城這座冰冷的城市。

對南方人來說,非常喜歡鵝毛大雪,喜歡冰雪世界,喜歡扔雪球、堆雪人、溜冰、滑雪。

只不過,沈城人不太喜歡這種惡劣的天氣,特別是司機。

可以說,在東北開一年車,技術比南方人開五六年車都利害。

技術不行,哪怕是奧迪跨戳都不行。

「老大,這鬼地方真冷,臉都凍僵了。」

王大開跟著方柏剛走出機場,身子忍不住抖擻了幾下,他感覺再冷一些,尿出來一會兒就能凍成冰柱。

這鬼天氣,只能去大澡堂搓澡,整個浴室和換衣間都是暖和的,可能南方人不太喜歡三五成群面前一絲不掛的模樣。

陌生人還好,問題是碰到領導或老闆,那豈不是賊尷尬。估計平時威風凜凜的領導或老闆,也有雄不起的時候吧。

還有不太理解花錢搓背,還要求全身搓。

「呵呵,來之前不是挺期待的嘛。」

方柏瞄了一下他那體重兩百斤的身軀,再裹著厚厚的棉衣,個頭顯得更加大了。

也許是強身健體的作用,方柏的抗寒能力大幅提升,並沒有感覺到多冷,就是感覺空氣非常乾燥,與申城差異很大。

「期待看到冰雪世界,但真正體驗到極寒天氣時,還是有點不適應。」王大開搓搓手說道,還好來之前帶足衣物。

但只帶了身上穿的這套衣服,兩件換的內衣,再沒其他衣服可換了。

他和李蕭龍出來是保護方柏的,可不是出來閑逛。

一行三人出了機場,打車到預定的酒店下榻。

路面有結冰和積雪,車子開得賊慢,在市區的一段下坡路,還看到有車子碰撞事件。

方柏坐在后座欣賞窗外的冰雪世界,同時在回憶這個年代東北三省的經濟情況。

礦產資源豐富,但隨著資源不斷被開發,慢慢地枯竭,從這幾年開始經濟慢慢地衰退。特別是十幾年後,都是全國吊車尾,年輕人都往南方城市跑。

第二天,早上九點鐘時。

方柏一行三人離開酒店,坐車來到沈一機床公司。

剛下車,就看到沈一機床公司大門拉了一條大橫幅「熱烈歡迎星海集團董事長方柏先生蒞臨公司!」

出發之前,方柏打了電話。

昨天到的時候,沈一公司的高層還想與方柏共同晚餐,方柏拒絕了,說不用麻煩了,還真怕吃過飯後被邀請去搓澡。

此時,沈一機床公司幾位高層領導在辦公樓大廳等候,看到方柏下車後趕緊走過來。

他們見過方柏的照片,但沒有見過其人。

從三人氣場也能看出來,走在中間且微向前的人自然就是方柏。

方柏尚未靠近迎接的三人,看著先走過來的一名五旬中年男人,率先扔過去一個探測。

沈一機床公司目前是市直單位,總經理就是正處配置,但沒有行政編製。

「你好,陳處,幸會。」方柏沒有喊陳總,而是喊行政級別,人家喜歡啊。

總經理陳濤沒想到方柏一下子就認出自己來了,雙方可是沒見過,他是如何卯定自己就是總經理,萬一認錯豈不尷尬。

「方老闆,歡迎來沈一機床公司。方老闆年輕有為,事業做得紅紅火火,太讓人驚訝,希望方老闆不吝賜教。」陳濤的話雖然有討好的成分,但沈一機床公司有許多頑固的問題,比如管理人員臃腫、生產效率不高、高成本,產能都是靠人數堆出來的。

特別是缺乏市場導向,無法適應市場需求和滿足消費者的期望,大多訂單都是靠兄弟單位或上面餵養的。

也就是未來十年內,許多國企熬不下去了才改制,不少國企領導侵佔國有資產,而且這種現象非常多。

「哈哈,一起交流學習吧。」方柏與眾人客套,脫下手套握手一下。

客套完之後,雙方到會議室坐會喝茶,屋裡有暖氣就舒服多了。

方柏一邊喝熱茶,聽沈一機床公司一位領導講解他們公司的優勢。

其實,方柏剛剛探測陳濤完之後,正在慢慢了解沈一公司的情況,比對方講得還真實一些。

講完之後,方柏想到車間看一看再下訂單。

國企現場管理還是非常整齊的,但沒有引用5S管理,方柏一眼望過去就發現不少問題,但他沒有指出來。

管理模式已經根深蒂固,很難改變的,哪怕知道問題所在,也不是陳濤等人能夠隨意決定的。

方柏這一次採購的設備主要有普通CA6130、CA6140車床、中小型數控車床、中大型落地鏜銑床、龍門銑、搖臂鑽、數控鑽、線切割等設備。

普通機床不貴,幾萬塊錢一台,但中大型設備就貴了,要幾十萬一台。

實際上,機加工設備採購額頂多三千萬元。

方柏是有兩個億的設備採購預算,採購設備包括機加工設備、下料折彎設備、焊接設備、噴漆等設備。

機加工設備方面,花錢部分主要是在高精密設備上,那種數十萬甚至幾百萬一台的。

沈一機床公司沒有這一類設備,那他想買卻買不到,就不關方柏的事情了,預算一兩個億,最終採購額僅有兩三千萬元。

方柏打算出國時委託斯高柏公司高層打好交道,再委託對方幫助購置。

考察了幾個車間,方柏對沈一機床公司工廠有所了解。

他列清單,下午時,直接到庫存點貨,沒現貨的就要求使用北極熊那批材料做的機床,價格高點也沒事。

兩天後,方柏離開沈一機床公司,購置機加工設備合同額約三千萬元,順便撈了五個人脈。

購置了機加工設備,方柏到其他公司購置下料設備,主要是數控火焰切割機下料設備。

公司所用的碳鋼板材普遍在10-20毫米厚,少部分幾十毫米,一般採用數控火焰機切割下料。

現在沒有水束切割、激光切割、等離子切割等先進設備。

三十年後,激光切割機普及,切割精度高,速度快。

但它只適合切割10毫米以下的薄板,10-16毫米還是可以用,但16毫米以上中厚板還是依賴數控火焰機。

公司有一台數控火焰切割機,但不夠布局,還需要採購三台,這類設備在這個年代要數十萬元一台。

幾天後,方柏回到申城公司。

他這一次出差混到了十幾個人脈,採購設備花去了五千多萬元。

過段時間申城有春季設備展覽會,他打算去看看,直接在展覽會上採購,每個廠家都跑一趟真的很累,這也是為什麼有的老闆喜歡到展覽會採購設備。

剛過兩天,電視上播放一個驚駭的消息,西市林西百貨大樓發生特大火災事故,造成數十人死亡,全國各地媒體和電視都在報道這個消息。

方柏看到這個新聞時,有些驚訝。

一周前,他讓父母搞消防演習,當時還有溫城電視台採訪並進行了報道,溫城日報也進行了報道。

當時記者採訪方石問:「消防演習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星海商城的生意,是不是不值得?」

「我兒子說,員工和顧客的防火意識比較薄弱,可能都不知道如何使用滅火器,當發生火災時不知道應急逃生,為了保證顧客的生命安全,建議公司進行一次消防演習,同時檢查商場存在的安全隱患。

加強日常消防演練,防火災防患於未然,非常有必要,人命大於金錢。」方石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說,採訪之前想了一下台詞。

如果是兩年前,他的回答術語沒有這麼有水平。

當時,溫城日報和電視台只是進行了簡單報道,溫城民眾只是覺得小事一件而已,根本沒記在心上。

溫城市民沒想到的是,才過幾天,就有商場發生了大火災,登上全國報紙,引起全國轟動。

新聞指出,塘山市林西百貨大樓在消防安全治理方面暴露出的問題相當嚴重,教訓極為深刻。

相對之下,溫城市民感覺方柏真有先見之明,溫城當地媒體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新聞話題,進行了對比報道,2月15日登報。

果然,剛過一天,在2月16日時,全國多家媒體進行了轉載報道,讚揚星海集團方柏有先見之明,有社會責任感。

比如標題《林西百貨大樓火災,方柏早已敲響晨鐘》,內容報道「在意識到自家商場員工和顧客對消防意識薄弱之後,作為星海集團的董事長方柏,不隱瞞問題,強烈要求進行消防演習活動,邀請當地電視台進行宣傳,希望當地市民能夠重視……」

可以說,沒對比就沒有傷害。

也正因為此事,各省份政府領導拿溫城星海商場與塘山市林西百貨大樓進行對比分析,要求本省各單位重視消防演習,各地很快興起消防演習活動。

溫城政府相關領導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表揚,相關部門隨後給星海商場發了一個「消防工作先進單位」牌匾。

這件事對方柏來說就是一件小事,讓星海集團擁有更好的口碑和社會聲譽。

正當媒體記者上門打算採訪方柏時,方柏在2月16日時,已經和商務團人員已經坐上申城直達洛杉磯的飛機。

在年前,方柏就準備了出國簽證問題。

此趟出國,當然是C-Cube斯高伯微系統公司,這家公司成立於1988年,總部位於加州洛杉磯。

這家公司是丑國籍華人孫燕所創,方柏與他有過電話交流,購買了不少解碼晶元,但對方並未知道他是用來製造VCD,還以為是CD機呢。

另外幾十萬個解碼晶元,方柏委託了商業夥伴購置了幾十萬枚。

在去年的時候,姜萬孟在丑國國際廣播電視技術展覽會上與孫燕相見,兩人一見如故,決定搞MPEG的消費電子產品。

這去幾個月,姜萬孟已經回國做市場調研,目前應該知道可視聽產品VCD機具有市場。

只是,姜萬孟真正和孫燕共同投資1700美刀成立萬燕公司是在3月18日,離目前僅有一個月時間。

實際上,兩人已經一拍即合了,已經有這個想法了,只是離研製出VCD機還有很長時間。

所以說,如果兩人知道星海集團已經研製了,那只有三種結果。

第一,孫燕不再賣解碼晶元給星海集團,他和姜萬孟繼續搞VCD,想壟斷這個市場;

第二,如果孫燕和姜萬孟知道星海集團已經申請了VCD的國際專利,那隻能放棄合夥搞公司了,孫燕繼續賣解碼晶元給星海集團。

第三,孫燕想入股方柏的VCD公司,也想分享VCD這塊蛋糕,但方柏肯定不會同意。

當然,還有其他可能,但以上三種可能性最大。

解碼晶元製造比較簡單,只是說國內沒法製造,必須依賴丑國或擁有晶元製造的國家,而不僅僅是斯高伯微系統公司,後世很多公司購買解碼晶元並不都是斯高柏公司的。

斯高伯微系統公司也只是設計晶元,委託晶元製造公司生產,而不是生產製造晶元。

也可以說,方柏可以在丑國其它晶元製造公司委託生產製造解碼晶元,需要採用與原先不一樣的設計圖。只是說這件事做起來非常地麻煩,方柏還是盡量從斯高伯微系統公司採購解碼晶元,這個錢還得讓人家賺才行。

方柏擁有金手指,可以讓孫燕對他的好感度大幅提升,繼續賣給他解碼晶元不是問題。

也許還能夠讓孫燕放棄與姜萬孟合作,但方柏暫時不想告訴對方自己公司已經研發出VCD。

而姜萬孟不打算申請專利,多半也沒有去查重,那就不知道星海集團已經申請了專利。

若是去專利查重,說不定還真能查到VCD相關專利,也許就放棄了VCD研發。

到時候,發現孫燕賣給星海集團解碼晶元,又與他合作,最終孫燕會背黑鍋。

另外,星海集團買了斯高伯微系統公司的解碼晶元製造出VCD,當然跟對方公司沒有專利侵權衝突。

方柏買的是實物,並不是利用人家的技術。

後世萬燕VCD是世界上第一台VCD機的創造者,但姜萬孟認為國內盜版橫行,申請整機專利意義不大。

姜萬孟也是很有道理的,萬燕沒搞好只是由於陷入資金困境,對市場不熟悉而已,所以沒吃下VCD這塊大蛋糕。

星海集團申請了專利,方柏肯定可以預見VCD肯定會有盜版,他阻止不了,只能見一個告一個,利用營銷手段儘快把囤積的產品銷售。

十幾個小時後,方柏等人抵達加州洛杉磯。

一二月份是洛杉磯最冷的月份,但再冷也沒低於零攝氏度,冬天溫和濕潤,氣溫跟昆城一個樣,但靠海,空氣濕潤。

方柏沒有來過洛杉磯,人生地不熟,

談判小組共有3人,除了方柏之外,還有一位負責商務談判輔助兼職翻譯工作,以及一位熟悉當地法律的,解決合同法律的問題並提供法務建議。

方柏負責技術和商談,帶的兩人都是在丑國留學或工作過的人員。

公司有這方面的業務,所以去年就招聘了這類專業人員。

在飛機上時,空乘人員給方柏等人填寫I-94表和海關報表,下了飛機到入境大廳提交資料,弄好這些後,過海關檢查,把海關報表交上,抽樣檢查,才能真正離開機場,否有會有一系列麻煩。

出了機場,方柏感覺到不一樣的異域風情,白種人、黑種人、拉丁裔居多,極少亞洲人。

到了這裡,他們就是老外了。

「hi,boy,Are you Japanese?or Korean?」一位黑人問他。

「NO,I am ese!」方柏非常自豪地說。

「Not really!」

黑人聽到方柏的回答後有些意外,搖了搖頭。

在大多老外的眼中,此時的華國是一個經濟非常落後、封建的國家,還有奴隸制度。

也許錢就是上帝,大多資本金對國外客戶還是非常熱情,除了Z客之外。

星海集團的採購量並不少,過去幾個月,已經採購了近百萬個解碼晶元,合同額一千四五百萬美元。

不過,方柏並沒有讓孫燕派人來接送,身邊帶著兩個熟悉本地的員工,根本不愁。

就在剛才,方柏就探測了下一位司機的信息,大概知道洛杉磯路況。

只是說,就算是探測,只能理解表面字面層次的信息而已。

方柏三人打車到希爾頓酒店下榻,把行李放下。

連坐十幾個小時飛機,就算方柏身體素質好也扛不住,先洗個澡,然後一起吃個飯。

第二天,方柏一行三人才拜訪斯高柏公司。

方柏的目的,就看能不能把解碼晶元價格降一些,同時保證採購量,下一個大訂單坑一下,就算毀約也得考慮一下毀約金。

另外,依孫燕的關係,拜訪一下洛杉磯一些高科技公司,「借鑒」一下人家的先進設備,順便看看能不能買一些比較先進的設備回國。

太先進的,方柏不指望能夠運到國內,人家公司同意,但出關時估計要被爛下。

除非,人家公司願意承擔出關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