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許貢之死

正文卷

第61章 許貢之死

孫權帶著喬瑋入宗祠叩拜先祖的日子,吳老夫人依舊沒有出現,但叔父孫靜還是按照孫權的意思,將喬瑋的姓名入了孫家的族譜。

前世的大喬可沒有資格叩拜孫家先祖,故而喬瑋也是第一次發現,整個宗祠里最高的位置上,擺的竟然是兵聖孫武的靈位。

她本來以為這種都是後世牽強附會,為給尊者諱而編出來的一些冠冕堂皇的出身,卻沒想到居然會是真的。

據孫權自己說的,孫家宗祠中最重要的寶物便是《孫子兵法》的手稿,是兵聖親自謄寫的那一份。

喬瑋也有些被震驚到了,這種手稿要是能一直保存到後世的話,那應該也是具有很大的文學和歷史研究價值。

禮畢,離開祠堂,朱治便求見,帶來了一個消息,「早間,我前往府衙要見許貢,但是許家滿門披麻戴孝,一問才得知,許貢自縊了。」

「自縊了?」喬瑋聽到這個消息也很驚訝。

她本來還懷疑許貢是她的穿友,還想找個機會套一套身份信息什麼的,這還沒到一天的功夫就掛了。

這就很難判斷到底是個逆天改命沒成功的炮灰,還是穿友可能另有其人。

比起喬瑋關心的是許貢的身份,孫權抓住了朱治此話中的重點,「那許家可有說緣由?」

這人要自縊,總不會是無緣無故的就不想活了吧。

「說是孫家意圖強納許家女公子為妾,許家女公子羞憤難當,就自縊了。許貢痛失愛女,也跟著自縊了。」

朱治去的時候,許家夫人正在靈堂里大聲咒罵孫家,從吳老夫人開始,每個孫家的人都沒能逃過。

而且那靈堂里的確擺放的是兩具棺槨。

強納許家女公子?這……書上好像沒寫這段情節啊,大喬的記憶里也沒有這段故事的。

喬瑋繼續追問道,「誰要強納許家女公子了?什麼時候的事情啊?」

孫權也完全不知道,他離家爭戰也有一年多了,走的時候沒聽說有這麼一茬事,回來了家中也沒有人提過啊。

這內宅之事,朱治也根本不知道。

孫權叫了一個侍女進來,盤問她是不是有這麼一回事情。

侍女小心翼翼地回答,「好像是有這麼一回事,是許老夫人帶著許家女公子上門來做宴的時候,老夫人看上了的,也就在席間提了那麼一句而已。

說是配吳侯這等俊傑,也是好的。聽說許老夫人當下臉色就不大好看了,所以後來也就沒聽說老夫人提過這件事情了。」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許老夫人所說的事情,也是空穴來風,並非徒然捏造。

喬瑋再問了一個細節,「那當時這句戲言,是只有許家聽到了,還是有旁人也聽到了。」

「當時是秋日宴,許多世家的老夫人、女公子們都在呢!」

喬瑋暗道不妙,這下就算是一句戲言也變成真的了。

孫權也覺得有些糟心,許貢死了也就死了,本來孫權也是要準備收他的性命的。吳老夫人這話本也只是為了給大夫人一點難看。

但如今許家女公子和許貢雙雙自縊,就相當於把事情給鬧大了。這就對於孫家的名聲十分不利,強納世家之女還逼死了一個名望之士。

朱治也覺得很頭疼,「許老夫人都在靈堂上哭昏過去兩次了,這事兒……」

許家舉喪,吳郡的世家平日里有所往來的,定然都會來,那麼孫家這般仗勢欺人的名兒定然很快就會傳得吳郡人人皆知。

人都死了,這事兒沒有都有了。

喬瑋沉思半晌,問道,「都尉可覺得此事奇怪嗎?撇開許家女公子的事情不說,許府君會為了女兒婚事就這麼輕易自縊了?」

當年被孫策率軍打得這般落花流水也沒自縊,還接受了孫家的條件,這麼些年坐在吳郡太守的位子上也沒覺得丟人。

一個女兒八字沒一撇的婚事就讓他羞憤到難以見人了?

這其中分明有蹊蹺。

朱治聽了喬瑋的質疑,也覺得有道理,「是挺奇怪的。」

看來他得找個時間查查許貢的屍身,看看會不會有其他的線索。

「許府君平日里會養門客嗎?」

朱治不知道喬瑋為什麼會忽然問這個話,「夫人是懷疑門客作案?」朱治想了想,覺得也有幾分道理,「若許貢非自縊而是他殺,他本身身居太守之位,家中親眷殺他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若要動手,確實是外人的可能性更大些。」

「倒也不是。」喬瑋只是單純覺得排查一下比較放心,畢竟孫策很有可能是死於許貢門客之手,若是能將門客控制起來,或許孫策還有一線生機罷了。

但這種預言式的發言,她沒法跟朱治和孫權說,會被當做妖道給抓起來的。

她只能訕訕道,「只是覺得事情太過蹊蹺,多查查總歸放心些。」

至於許家女公子身上的風言風語,解鈴還須繫鈴人,就只能吳老夫人自己出面去公關了。

吳老夫人忙得焦頭爛額,就沒空去找自己的麻煩了,喬瑋覺得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吧。

喬瑋就在家中繼續裝配改進她的機巧連弩,還在趁無人的時候,在孫家的演武場里實驗了幾次連弩的效果。

孫翊看到了之後,也被機巧連弩所吸引,「二嫂嫂這柄弩弓好生厲害,可能借給小弟用幾日?」

喬瑋對準大約五十米開外的靶心扣動扳機,十箭連發,十支箭矢雖然全部上靶子,但很快幾支箭矢從草靶上掉落了下來。

這就說明這個連弩的的射程在五十米以內,還不到達到弓箭的射程。

而且五十米開外的地方,箭的力道已經不夠,恐怕還不能射穿戰場上士兵們穿的竹甲。

喬瑋有些失望,還要再加以改進,「這東西還只是初品,等有了成品,送你一柄。」

孫翊卻道,「我見過的弓弩,能射出二十步的距離,就已經是上乘之物了。嫂嫂的這柄弓弩,能射出近四十步的距離,已是威力驚人了。」

而且還能數箭連發。

威力驚人?那是沒見過現代的弓弩,這個時代的工匠技術實在有限,她手上的這一柄威力還是欠缺了些。

古代計量距離,邁出一腳成為跬,(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裡的跬就是這個意思)兩腳才是步,差不多是現代1.3米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