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福外公的安排

正文卷

福運來確實為之遺憾過!

可她在未來生活的時候,也不是沒有見過這些聚聚散散,儘管心有遺憾,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現在,她寫下的這些信,雖然其中除了叮嚀他們學習之外並沒有多提什麼!

但也算是全了他們當初聚在一起的那番情誼了。

至於根本沒有收信地址的這封信……

福運來看著時隔兩年,已經微微泛黃的信封,就好似想起了當初遊離在那附近尋找熟悉人影的曾經。

這才真是……讓她想要全了曾經的情分,也沒有機會啊!

帶著說不出來的遺憾感,福運來輕輕的撫摸過信封上的字跡,這才把它再次收起來。

人慢慢長大,就得接受有些緣分……就真的是有緣,卻無分了!

回去的路上,福滿河看著妹妹寄下的那疊厚厚的信封,忍不住抿了抿唇。

人生在世,總會有三五知己好友。

福滿河從初聽到讓認真學習,到現在其實都有些沒有反應過來。

現在看到妹妹寄信才突然間想了起來。

他曾經的小夥伴,除了極少極少的一部分留在城裡有了工作崗位之外,其它大多數人,其實也下了鄉。

有的,在這漫長的時間中,也失去的聯絡,而有的……卻在他下鄉時友好,歸城後無聲。

當然,也有不管他過的什麼樣,都一直沒有斷聯繫的人。

更有早早受不了下鄉的苦,已經在當地有了妻小。

或許,他也應該做些什麼了。

而在福滿河還在準備著要做什麼的時候,劉家灣又再次收到了福家的新包裹。

一家子本就在商量著,最近忙完地里的活,就要再去城裡一趟,聽到消息出來時,都有些懵了。

這兩年來,因為劉家人一年到頭會去城裡好幾次,不要說寄包裹了,就是信都沒有收到幾回。

可偏偏就在接近他們要再去的時候,突然間收到了這不小的包裹。

等到劉家一家人把包裹打開後,更愕然了。

劉桂北翻找了一下包裹里的東西,發現全是書籍後,忍不住問著:「爸……這難道是專門寄給家裡小的那些的?」

正在看信的劉長平抬頭看了一眼小兒子後,又嫌棄的移開了眼。

他女兒說的讓監督孩子們學習呢!

肯定沒有這小子的份!

還沒有輪著看信的眾人,只能扒拉著包裹仔細看。

但這些東西越看,大家心裡就越沒有底。

特別是正在上學的這幾個!

反倒是已經畢業了,或者是成家立業的幾人,總覺得這次應該沒有他們的事情了。

雖然自從服用過了養身丸,他們對從姑姑家寄來的隻字片語,都奉為佳言。

但這一包裹的書,即使再是佳言,他們也不想有那個福氣來承受。

只是顯然,他們高興的太早。

劉向國聽完爺爺的話,下意識的掏了掏耳朵,有些不敢相信的問著:「爺爺,你剛才說什麼?」

「我們這些這已經畢業了的,不管是有沒有成家的,從今天晚上開始都要學習?」

「看你聽的很清楚嘛?」劉長平嫌棄的瞄了二孫子,把信順勢遞給了旁邊的大兒子。

可他這話,打破的不只是劉向國的妄想,就連一旁的劉家其它向字輩的大多數人妄想也給打破了。

唯有原本就已經做好了充足準備的劉向輝兩人,驚喜的瞪大了眼。

原本,他們真以為這一次要承包這所有書的,會是他們兄弟倆。

畢竟現如今,兄弟之中,年齡最小的就只有十二歲跟十五歲的他們了。

卻完全沒有想到,會這麼峰迴路轉。

劉向和並沒有受宛如天塌了一般的兄弟們影響,而是沉著的看著家裡的長輩們,問著:「但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你姑他們沒有寫在信中!」已經看完了信的劉桂東回覆著兒子的問題:「但你姑那人,從來不會做沒有必要的事情。」

「而且,明明你爺爺他們都快去城裡了,你姑姑還這麼急著寫信回來特意叮嚀,就表明了這事情的重要性。」

「所以,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按照你姑姑跟爺爺的安排,先把採藥這事暫時先放在一邊,認真的開始學習吧!」

「至於緣由……」劉桂東轉向老父親,道:「爸,這一次是我們倆一起去一趟城裡,還是我帶人過去?」

這兩年來往來城裡的次數多了,劉長平也很少再堅持自己來來去去。

劉長平略微思考了一下,道:「這一次應該也是有事情,還是我去吧!」

說著,劉長平的目光在幾個兒子身上掃了一圈,又看向幾個孫子。

這兩年,每一次去,他基本都會讓帶上一個孫子。

一來是為了讓他們長長見識,免得一直待在這小小的山村裡,眼光就真的長在了這一畝三分地上。

二來也是……隨著去城裡的次數越多,他們就越發現,想要獲得村裡沒有的資源,只有進入城市之中。

而南市雖遠,卻也有一個讓他們安心的落腳地。

就如現在,每一次去城裡,早已經不再是孤零零的一架馬車。

即使村裡再忙,也都會盡量給湊出車來!

倒不是榨油廠的渠道,已經被他們鞏固到如此程度。

而是某次福運來想起了曾經的小時候,巷子里有人用煤渣填了巷子里的路,即使是下雨時,也能保證不會一腳踩下去,就滿腳泥濘。

那次沒有什麼收穫的情況下,福運來乾脆把這個建議提了出來。

然後他們本就不空車的原則,就真從紡織廠的鍋爐房裡,拖回去兩車多的廢煤渣。

現如今,整個村子裡的主要道路,都給鋪上了。

雖然即使是天氣晴朗,踩在上面也硌腳,但下雨的時候,確實減少了泥濘。

這對於因為開採適合的石材太費力、而且還特別遠的劉家灣來說,也確實算是一件頗為利民的事情。

唯一的不好之處,就是遠從南市帶回來,實在是有些不值得。

但大家也都清楚,他們去南市,本就不是沖著這東西而去的。

只不過是不想空車而回的安慰,能有點作用,就已經不錯了。

而隨著這一次又一次的往來,不管是劉家孫子輩們,還是每一次村裡派去的人,也確實都得到了不小的歷練。

不說其它……現如今縣城裡的廠里有剩餘的煤渣,他們可都能厚著臉皮去討此回來了。

要換以前,讓他們主動找上去,不說只是主動幫廠里清理煤渣了,就是連靠近一點,估計他們都腿肚子打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