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來自福外婆的安慰

正文卷

第二天上午,福運來姐妹倆一如既往的跟著福外婆學著刺繡。

只是等到中途休息的時候,福外婆卻叫住了正一邊伸展著身體,一邊準備出去透透氣、歇歇眼睛的福運來。

「來來,試試這個,是你外公前幾天過來時一起帶上來的,可是最新鮮的。」福外婆張福運來倒了一杯清香的茶水。

福運來聞著那熟悉的味道,忍不住笑了:「咦,外婆,這不是茉莉花的香味嗎?」

「好似以前你們也沒有種啊!這是今年外公種的嗎?怎麼就突然間想起種它了?」

主要是蒔花弄草,對於大多數還忙於填飽肚子的農家來說,還是比較奢侈的。

院子里即使有那麼一點空地,也恨得不見縫插針的灑點小蔥什麼的。

「還不是你小外公,也不知道從哪裡得了兩株,就迫不及待的分了一株給你外公。」福外婆一邊說一邊搖頭,這對兄弟啊!

「你外公恐怕也是想著你們這些小姑娘會喜歡,就在附近的山坡上找了個適合的地方種下來。」

「這不,自從開始開花,你們表妹明珠就去摘回來,留些插房間里聞個香味,剩下的全被你外公收拾出來,分給你們姐妹三人了。」

福運來姐妹倆了解的點了點頭,她們就說嘛,要是用院子里的地來種這東西……

不說她們外公是不是真能做出來,就是做出來後,也會被滿村子的碎嘴婆們說的耳朵發燒!

聞著茶缸子里的那股清香,姐妹倆也不先喝茶,而是輪流先嗅著味道。

那著迷的小模樣啊,看得福外婆忍不住笑眯了眼。

難怪自家老頭子那性子,也會想著把那棵茉莉花給留下來,他們的小乖孫女們,果真的喜歡的緊啊!

「你外公跟你小外公現在啊,可最是閑不住!每天好似總能找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兒來干!」福外婆好似無意般開始嘮叨起來:「也不想想,兩人都什麼年紀了。」

「來來,你換來的這養身丸真好!」

「雖然,我這該老的,還是老了,可這身體,也確實輕鬆了!」福外婆說著,就笑著摸了摸頭上的白髮,臉上的皺紋,以及那即使是輕鬆了,還是沒有年輕時靈活的腿。

福運來原本還沒有反應過來,但當她的目光隨著外婆的動作一一落在外婆身上的時候,突然間恍然大悟。

原來,外婆是在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她,養身丸的作用,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強大。

就像他們服用了,也不過是讓他們這具老年的身體,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活得稍微輕鬆一點。

實際上,它還是阻止不了歲月留下的痕迹以及歲月的腳步。

估計,是福外婆最近幾天,一直看到福大伯過來。

怕福運來心中也有想法吧!

雖然昨天已經通過『一日歡』釋懷了不少,但老人的這份心意,還是讓福運來頗為心暖。

只是,還不等三人繼續說下去,外面就傳來了隱隱的哭聲,福運來下意識的就要站起來。

福滿滿卻趕緊拉住了她,道:「你要還想要你的耳朵,就先待著吧!」

福運來雖然不明所以,但還是十分聽勸。

特別是看著她姐連忙起身,連窗戶跟門都關上了之後。

過了一小會兒,福運來總算是明白意思了。

屋外的二進院子里,不知道是誰拖著刺耳的聲音,連哭帶打的呼鬧塌掉的天,訴說著她的命苦,訴說著她以後命運的無依……

福運來聽著聽著,越覺得那聲音好似有點耳熟,才頗為遲疑的問著:「這聲音,好似……木家奶奶?」

福滿滿有些稀奇的看了一眼妹妹,她真沒有想到,妹妹竟然憑聲音還能把木家奶奶給認出來。

這倒不是說福運來對院子里的鄰居們不關心,而是他們這個大雜院吧,總有幾家的存在感是比較低的。

前面一進的就是李家,他們家其實是高知識分子家庭,男主人就是紡織廠以前唯一的工程師。

妻子是華僑商店的服務員。

但因為只養了唯一的一個獨生女,所以在附附近近聽了不少的閑話。

也讓這一家三口,基本不喜歡跟大雜院的任何一家往來。

而二進里,出了名的沒什麼存在感的就是木家。

相比起李家,木家的家庭成員就算多了。

他們家四世同堂,住在西廂的獨一間耳房裡。

耳房的面積具體有多大福運來不知道,但她知道,現如今住著的,有木家的小腳奶奶,以及木家一向身體不好的嬸嬸。

還有木家那個為了養一家子,整日好似忙忙碌碌的完全不見人影的大伯。

除此之外,就是比福滿江還大幾歲的木家老大了。

木家跟福運來他們同一輩的有三個,兩個女孩一個男孩。

老大是兒子,結婚不比福滿江晚,但至今生了三個還是四個女孩子……這倒不是福運來住同一個院子都不清楚。

而是這一家子,為了生兒子,那是真的瘋魔了。

反正就福運來所記得的,木家那個嫂嫂初嫁進來的前兩年,還能時不時的在院子里看到。

雖然性格比較內向,可處熟了,也能聊的開來。

後來,那就真的是一年比一年少看到了,並且不是在懷著孩子,就是在奶著孩子。

到最近兩年,已經隨著木家前面兩輩完全神隱了。

而神奇的是,他家的孩子生的多,真正養著的卻讓福運來確定不了有幾個。

因為跟大雜院的其它人家的孩子不同,他家的孩子不太出來跟其他孩子玩。

偶爾能看到,也是小女孩們在門後或者是窗後伸著頭往外看。

福運來以前問了,她媽有些一言難盡,但還是告訴她:

「木家雖然也一直是雙職工家庭,可從以前開始,與其說是兩個人拿工資,但跟一個人也沒有什麼差別。」

「你木嬸嬸那身子……原本就不好,一月出勤都不到一半。還是後來兒子滿歲數了就立刻接了班。」

「所以……即使是在紡織廠上班,他們家的衣服也不夠穿。」

衣服不夠穿怎麼辦?

像年年長的孩子自然就不會做新衣服了,所以不是孩子不想出來玩,而是沒有辦法出來玩。

至於木家的兩個姐姐,福運來其實也不熟。

以往福滿河沒下鄉前,喜歡帶著侄子跟妹妹一起撿煤核什麼的,但家裡對於他們的收入並不是那麼在意。

而木家不同,這倆小姐姐天天忙完家裡忙家外,那是真的在賺錢補貼家中。

甚至,她們是院子里最晚入學的姐妹倆,也是最早輟學的姐妹倆。

別人家恨不得多上兩年,好晚點下鄉,他們家姐妹倆一初中畢業,就一個出嫁一個下了鄉。

而且,她也是整個院子里,最早在鄉下安家的知青。

並且,還會時不時寫信、或者寄些東西回來接濟家人。

所以這樣的家庭……要說木家不艱難,那肯定不至於。

但要說他們家真的艱難,福運來也不知道是不是應該點頭。

可以往,木家奶奶連出門都很少,這突然間……

「誰知道呢!」福滿滿不太在意的應了一聲妹妹,就認真珠整理起剩餘的綉線。

最近為了姐妹倆學刺繡,想盡了辦法換來的線,消耗的都快沒了。

福運來覺得她姐的態度有些不對,下意識的看向一旁的福外婆。

她這一星期只在家一天,甚至偶爾還連一天也不能回來,對家裡的事情,時常總有種脫節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