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千萬富翁所帶來的震撼

正文卷

第398章 千萬富翁所帶來的震撼

是夜。

嚴家。

嚴淑文回來的時候,嚴父嚴母還沒有休息,正坐在客廳等著她呢!

剛把門關上,嚴母就迫不及待的問道:「小文,你感覺這卜小石怎麼樣?」

嚴淑文沉吟了一下,評價道:「他的優點是性格老實,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嫁給他應該能過上安穩的日子。缺點是他的進取心不足,沒有什麼大志向,光靠他這輩子是發不了大財的。」

嚴母道:「小文,能嫁個男人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對於我們女人來說就很不錯了,就算他沒有什麼進取心,發不了大財,可人家家裡有錢啊,你嫁過去直接就可以享福了。」

嚴父道:「小文,你人聰明,也有做生意的頭腦,現在服裝店的生意也挺好的,爸相信你就算只靠自己也能致富,所以選擇對象的時候,最好是從性格方面挑,我看這卜小石就挺好的。」

嚴淑文道:「目前看來是不錯,我再觀察觀察,要是沒問題的話,那就他了。」

嚴母喜道:「太好了,那接下來媽幫你看店,你好好的帶這卜小石玩幾天,把人給看清楚了,要是覺得沒問題,那爭取今年就把婚事給辦了。」

嚴淑文汗顏道:「媽,你這也太著急了吧?」

嚴母道:「我能不急嗎,跟你同齡的姑娘,人家孩子都上學了,伱這年紀就算擱在新時代,那也是老姑娘了。」

這話嚴淑文還真沒辦法反駁,二十五六歲的姑娘擱在後世,那自然不算什麼,也就剛從校園裡走出來沒幾年,絕大多數都還沒有急著結婚。

可現在才1990年,雖然國家一直在宣傳晚婚晚育,但真正執行的人還只是少數,城裡還好一點,特別是鄉下,起碼有八成男女還沒到國家法定結婚年齡,就已經擺酒結婚了。

像嚴淑文這麼大歲數還沒嫁的「剩女」,是真的沒有多少。

嚴淑文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多說,而是話鋒一轉,說道:「爸,媽,你們估計都想不到,那位鄧大叔有多厲害。」

嚴父和嚴母對視了一眼,腦門上冒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嚴淑文不待父母詢問,就接著說道:「之前跟卜小石出去走走,聽他說了一遍他舅舅的事迹,真的把我都聽呆了,這鄧大叔不愧是能夠看破我偽裝的人,實在是太厲害了。」

嚴母驚訝道:「什麼情況?這位鄧哥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了?」

嚴父也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他這個女兒可是驕傲得很,從小到大沒見她這麼佩服一個人,他也很想知道被女兒如此誇讚的人到底做出了什麼了不起的大事。

於是,嚴淑文便把卜小石今天告訴她的一些事情給父母給複述了一遍,基本把鄧世榮的發家史以及他帶領全族人發家致富的經歷都給講了一遍。

末了,嚴淑文才滿臉感慨的說道:「這位鄧大叔目前是一家大集團的董事長,身家過千萬的大老闆,這樣的身份人家愣是沒在我們面前提過半句,為人真是太低調了。」

嚴父和嚴母聽完女兒的講述,也都被震撼到了。

要知道即便是在上海灘闖出了不小名聲的楊百萬,目前也就是個百萬富翁而已,而鄧世榮這名不見經傳的人,卻是妥妥的千萬富翁,這換誰來都得震驚。

畢竟,這個千萬富翁可不是在報紙上看到的那種毫不相干的千萬富翁,而是就出現在他們身邊,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跟他們相處的千萬富翁。

甚至,這位千萬富翁,還是他們女兒的媒人呢!

搞不好,雙方還能成為親戚,這讓嚴父嚴母都有點坐不住了。

嚴母捂著劇烈跳動的心臟,神情有些激動的問道:「小文,你確定那卜小石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嚴淑文點頭道:「我確定他說的都是真的,他要是說了假話,肯定是瞞不過我的眼睛。」

嚴父嚴母對此是一點都不懷疑,他們女兒在這方面的天賦是真的很強,觀察力在當初的部門也是出類拔萃的,除非是訓練有素的人,否則普通沒有經過訓練的人想說謊瞞過她,確實不太可能。

於是,嚴母就直接拍板道:「小文,你不用考慮了,這個卜小石就是最適合你的對象。」

嚴淑文愕然道:「媽,我剛才不是說再觀察幾天的嘛!」

嚴母瞪了女兒一眼,爆粗口道:「還觀察個屁啊,這卜小石為人老實本分,家境又這麼好,親舅舅還這麼厲害,這樣的男人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不趕緊想辦法抓住,你還觀察什麼啊觀察?」

嚴淑文:「……」

……

南寧。

五嶽廣場豪宅。

鄧世榮正陪著大兒媳、二兒媳、小女兒一起打拖拉機。

為了讓二兒媳保持心情愉快,鄧世榮也是煞費苦心了,他跟二兒媳搭檔,便利用系統空間的視角給二兒媳打輔助。

當然,他不是每次都出手,而是等二兒媳拿到好牌的時候,就打出神級配合,讓二兒媳能把她的好牌完美的發揮出來,隔三差五的就來一次四扣或者六扣,打得大兒媳和小女兒大眼瞪小眼,而二兒媳則開心得哈哈大笑。

一局牌打完,也到了吃晚飯的時間了,一家人便到二樓火鍋店去吃火鍋。

要說吃得雜,吃得營養均衡,這萬物皆可燙的火鍋還真是再合適不過的。

吃著火鍋的時候,一家人便聊起了卜小石的婚事。

之前鄧世榮陪著小外甥去桂林相親,結果雙方都非常滿意,短短兩三天的時間,不僅彩禮談妥了,就連結婚的日子都給定了下來,那速度還真是杠杠滴。

如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雙方已經登記結婚,而擺酒的日期則定在了農曆八月十八。

說完小外甥的婚事,鄧世榮看著小女兒,感慨道:「阿珠,說起來你年紀也老大不小了,也是時候該談婚論嫁了,接下來我要替你好好的物色個對象才行。」

鄧允珠道:「爸,不著急,我還想過多兩年再嫁呢!」

鄧世榮道:「你可以過多兩年再嫁,但從現在開始就得物色對象了,要不然連個對象都沒有,過兩年你往哪嫁啊?」

張秀萍笑著接話道:「是啊,爸爸說得沒錯,當時阿珍也是先談著,然後等時間合適了才嫁,阿珠你也得先談個對象,這樣想結婚的時候就可以隨時結婚。」

鄧允珠聞言笑道:「也行,那爸你看著辦吧!」

顧採薇眨了眨眼睛,問道:「阿珠,你想找個什麼樣的對象?我有不少大學同學沒有結婚,其中有幾個條件還不錯,要不要給你介紹一下?」

鄧允珠搖頭嘆道:「二嫂,你那些大學同學,那可都是重點大學出來的高材生,他們恐怕是看不上我這個高中生哦!」

顧採薇笑道:「阿珠,你也不要謙虛,這高中學歷也不算差了,再加上咱們家的條件,他們可沒有資格嫌棄你。」

鄧世榮聞言也有些意動,這二兒媳也是重點大學畢業,能跟她當同學的,自然是這個年代的天之驕子,他問道:「薇薇,你覺得哪位同學跟阿珠比較般配?」

顧採薇仔細想了想,才說道:「我覺得我們班的班長就挺不錯的,他是江蘇無錫人,個子大概在1米75到1米77之間,長得也不賴,當年在學校也挺招女同學喜歡的。

他目前在某個國企擔任小領導,他的家境我只知道還不錯,他父母具體是做什麼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鄧世榮追問道:「那你們同窗四年,他的性格怎麼樣?」

顧採薇沉吟道:「他的性格總的來說還是很不錯的,人也非常有活力,是我們班最優秀的幾個同學之一。」

鄧世榮點頭道:「聽著是不錯,薇薇你要是有他的聯繫方式,那可以先探一探他的口風,如果他有這個意向再往下談,要是沒有這個意向那就算了。」

顧採薇道:「行,那回頭我就聯繫他,探一探他的口風再說。」

鄧允珠忍不住道:「爸,二嫂,就算人家有這方面的意思,這隔得幾千里地,談起來也太麻煩了吧?」

顧採薇微笑道:「阿珠,只要有這份心,距離根本不是問題,我跟你二哥不也遠隔千里嘛,結果我還不是成了你二嫂?」

張秀萍也接話道:「是啊阿珠,你二嫂說得沒錯,距離確實不是問題,況且現在電話聯繫也挺方便的。」

鄧允珠道:「談的時候是沒問題,可要是走到結婚那一步了,我豈不是得跟著去他所在的城市生活?那離家也太遠了,我可不願意,更何況我的事業都在廣西,我怎麼離得開啊?」

顧採薇沉吟道:「這倒是個問題,那我先問問吧,如果他有這個意向,我會預先跟他說清楚這些,想要跟你在一起,那肯定是他來遷就你,沒道理讓你去遷就他。

畢竟他不過是國企一個小領導而已,哪裡比得上你的事業重要啊!」

眼看二嫂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鄧允珠也就不再有異議,她點頭道:「那好吧,二嫂你先問問再說。」

……

半個月後。

江蘇。

南京某國企。

「蘇科長,這裡有你的信。」

「好的,謝謝!」

蘇子恆接過信一看,發現是從遙遠的廣西寄過來的,眼中不由得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他這個聯繫地址除了親戚朋友以外,就只有他的大學同學知道,可不管是親戚朋友還是大學同學,在他的印象當中就沒有哪一個是在廣西的,那這封信到底是誰給他寄過來的呢?

好奇的蘇子恆,當場就把信給拆了,然後直接翻到信的後面看寄信人的姓名。

看到顧採薇這三個字,蘇子恆真是又驚又喜。

竟然是校花兼他們班的班花給他寫信,真是讓他受寵若驚。

校花可不是後世網路流行起來才有的說法,早在民國時期就已經出現校花的說法了,在民國小說《黌宮秘史》第一回:「一羣男生在第一教室開會,要投票選舉校花。校花固定選三個,得票最多的算女王,其次算皇后,再其次稱校花了。」

原本校花是指學校內最受歡迎的女生,不過流傳到現在,跟校花綁定的關鍵詞中,顏值已經成為首位。

而顧採薇,便是蘇子恆大學生涯公認的校花。

這其實也很正常,這個年代的女大學生原本就鳳毛麟角,能考上重點大學的更是少之又少,以顧採薇的身材顏值成為校花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看到是校花來信,激動的蘇子恆便重新把信翻回到第一頁,開始逐字逐句的認真看了起來。

用了十多分鐘,蘇子恆總算把信給看完了。

這一刻,蘇子恆的心情,那是極為複雜的。

當年的顧採薇,是全班乃至全校男生的夢中情人,暗戀她的男生能從學校東門排到西門,身為班長的蘇子恆也不例外,他同樣是眾多暗戀者中的一個。

只可惜,顧大校花的眼界高得很,哪怕是學校里的風雲人物向她表白,都慘遭拒絕。

蘇子恆雖說也挺優秀的,但跟學校里的那幾個風雲人物比,還是有一點差距,顧大校花連那麼優秀的男生都拒絕,他當然不會自取其辱,只能把這份喜歡埋在心底。

如今,難得收到校花來信,原本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可惜在信中,校花透露出來一個信息,她結婚了!

對此,蘇子恆其實也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畢竟他們在大學畢業之後,年紀就已經不小了,很多同學都是畢業一兩年就結婚,這是很正常的操作。

就是不知道哪個男人的福氣這麼好,娶到了顧大校花。

而讓蘇子恆心情複雜的,是顧大校花竟然要給他介紹對象,這個對象還是她的小姑子,讓他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把信收好,蘇子恆先去食堂吃了飯,想清楚該怎麼回答顧大校花後,才撥通了顧大校花留下的家庭電話。

電話接通,一個上點年紀的男人聲音傳了過來:「喂,你好!」

蘇子恆客氣道:「你好,請問顧採薇在嗎?」

男人道:「在的,你稍等。」

蘇子恆道:「好的,謝謝!」

大概等了二十秒左右,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了過來:「喂,我是顧採薇,你是哪位啊?」

蘇子恆努力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說道:「顧大校花,是我,蘇子恆啊!」

顧採薇笑道:「原來是班長啊,收到我的信了?」

蘇子恆道:「嗯,下午剛收到信,去食堂吃了晚飯,就給你打電話了,你吃飯了沒有?」

顧採薇道:「吃過了,你現在工作怎麼樣?」

蘇子恆道:「謝謝關心,挺順利的,看到你給我寫的信,說你已經結婚了,這是什麼時候的事啊?」

顧採薇道:「也沒多久,就今年年初結的婚。」

蘇子恆道:「顧大校花,你可是我們全校男生的夢中情人,到底是哪個男人這麼有福氣娶到了你?」

顧採薇笑道:「哪有你說得這麼誇張啊,我男人是北大畢業的,目前在福建那邊工作,有機會介紹給你們認識。」

蘇子恆聞言深吸了口氣,心中也有些釋然了,像顧大校花這樣才貌雙全的姑娘,就應該配那些真真正正的天之驕子,而北大畢業的高材生,就非常符合這個要求。

接下來,兩人簡單說說自己畢業後的發展,又聊了聊班裡其他同學的發展。

在聊了十多分鐘後,蘇子恆才說道:「感謝顧大校花還能想到我,給我介紹對象,我相信你這小姑子肯定非常優秀,不過我現在已經有心儀的對象了,也是我們廠的職工,所以只能辜負顧大校花你的好意了。」

「沒關係的,那我就提前恭喜你了哈!」

「謝謝,希望我能成功抱得美人歸。」

「嗯,電話費貴,那就不說那麼多了,以後有機會再聚哈!」

「好的,再見!」

「再見!」

等掛掉了電話,顧採薇才嘆了口氣,對公公說道:「爸爸,沒想到我這同學已經有心儀的對象了,看來還是得爸爸你親自出馬去給她物色對象才行。」

鄧世榮笑道:「不管男女一般在參加工作後,都會第一時間考慮成家的問題,你們大學畢業的時間也不短了,你這同學有心儀對象也是很正常的事。」

……

江蘇南京。

蘇子恆掛掉電話後,心中有些悵然若失,他相信老同學給他介紹的這個對象肯定不差,但不管有多優秀,他都不可能會跟對方談的,要是成了豈不是要喊夢中情人顧大校花為嫂子?

要是蘇子恆擁有曹丞相的特殊屬性,或許會覺得更加刺激,但他乃是正人君子,自然不會有那種齷齪的心思,所以不動聲色的拒絕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

對於眾多學子來說,暑假寒假就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

而快樂的時間,永遠是短暫的。

不知不覺,1990年的暑假就結束了,全國各地的學子開始返校,至於考上了中專、大專以及大學的學子,則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不同的城市甚至是不同的省份繼續求學。

鄧允恆也在父親的陪同下,坐上了前往廣州的大客車。

路上,鄧世榮對小兒子說道:「你在廣州這裡讀書,想要回家可比你二哥和三哥當年在京城讀書方便多了,廣州這裡有我們自己的車,什麼時候想回來都有你的位置。」

鄧允恆點頭道:「寒假我會回來過年的。」

鄧世榮道:「到了廣州我給你買個BB機,這樣有什麼事情就可以隨時聯繫你了,你有什麼事也可以往家裡打電話。」

鄧允恆高興道:「我知道了爸。」

鄧世榮道:「還有,雖然你選擇了醫學這條路,以後註定不會從政也不會從商了,但這人脈關係還是要結交的,能成為你同學的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都有潛力成長為國內的知名醫生。

至於那些教授就更加不用說了,都是各個領域的領軍人物,這人一生當中都會小病不斷,要是運氣不好還有可能得大病,有這方面的人脈關係,對於自己以及家人的生命安全也多一份保障。」

鄧允恆嗯了一聲道:「我知道了,到了學校我會多結交朋友的。」

……

鄧世榮父子坐的是夜班車,抵達廣州剛好天亮。

跟族裡的司機和跟車人員在附近吃了個早餐,鄧世榮便帶著小兒子一起坐車前往中山醫科大學。

接下來,辦理入學手續以及繳納各種費用就不用多說了。

在宿舍安頓下來後,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

鄧世榮道:「小恆,咱們先出去吃點東西,等吃完了我再陪你去銀行辦一張銀行卡,以後你的生活費我就給你存到這張銀行卡裡面,你需要用多少就自己到銀行去取出來。」

鄧允恆應道:「好的。」

我國的第一張銀行卡,是1985年在珠海誕生,不過從1985年一直到90年代初期,都屬於銀行卡的起步階段,也就廣東乃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才有銀行卡使用。

像廣西那種落後的地方,基本都是用的存摺,要到90年代中期,才開始慢慢的普及銀行卡。

等父子倆吃完午飯,再到離學校最近的一家銀行辦理了銀行卡,存進了足夠的生活費,就又到了該吃晚飯的時間了。

在我國有一句極為有名的民間諺語,叫做「食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

這「食在廣州」是指粵菜精緻美味,食之堪稱天下一大享受;

「穿在蘇州」則因蘇州絲綢譽滿海內外,用蘇州絲綢做衣服舒適、華麗、美觀;

「玩在杭州」,是指杭州西湖美如西子,佳景怡神,寬人心境;

「死在柳州」則是指柳州有好木材,可以打一副好棺材,這在過去以土葬為主的歲月,一副好棺材確是有它的魅力,那時棺材是人的最後歸宿,所以便有了人們對「死在柳州」的欣羨。

之前來廣州,鄧世榮都沒有特意去品嘗過廣州的美食,今天他倒是有了興趣,便帶著小兒子來到了陶陶居這家名滿廣東的百年老店,準備嘗一嘗它的招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