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不愧是允衡叔啊,就是牛逼!

正文卷

第385章 不愧是允衡叔啊,就是牛逼!

那耶鄧氏新祠堂。

一眾族人正在領取今年的公司分紅,名字越是排在後面,領取到的分紅金額就越高,輪到鄧昌雄、鄧昌寶上台領錢的時候,金額已經高達幾十萬了。

而負責壓軸的鄧世榮更是不用多說,整整四百萬人民幣入賬,哪怕去年已經領過一次了,仍然讓族人們感慨不已。

把分紅都發下去後,接下來進行便進行助學獎勵,由於公司的收入水漲船高,這助學獎勵不再採用捐贈的方式,而是直接讓族裡的公司出錢,相應的獎勵金額跟之前相比也提高了足足十倍。

畢竟,之前的獎勵在族人們經濟條件還不夠好的時候,還有很大吸引力,但現在家家戶戶都不缺錢了,都只看重獲得族裡助學獎勵的榮譽,基本沒人看重助學金給予的那點獎勵了。

為了激勵族中學子努力讀書,提高助學獎勵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

等把助學獎勵都發放下去後,鄧世榮又說了一番勉勵族中學子的話,這場族會也就走到尾聲了。

在散會之前,鄧世榮看著眾族人,公布了一個消息:「各位族人,最後我要跟大家說一件事,我二兒子鄧允衡將於明年農曆二月初七在這裡擺酒,到時大家都過來吃飯,把家裡的老人孩子全部帶上,我現在當面邀請,到時就不一一發帖了。」

這個消息一出,全場瞬間就沸騰了。

現在的鄧允衡雖然還不是族裡最大的官,但他絕對是最年輕最有前途的官,他成為縣長的消息,很多族人都已經知道了,現在知道他要結婚,大家都好奇女方是哪裡人,家庭條件怎麼樣。

鄧允貴問道:「九叔,這女方是哪裡人啊?」

鄧世榮微笑道:「女方是湖北武漢人。」

鄧昌寶驚訝道:「我的天啊,允衡叔怎麼找了這麼遠的一個媳婦啊!」

鄧昌雄接話道:「湖北跟我們廣西還隔著一個湖南呢,確實有點遠啊,起碼有一千多公里吧?」

鄧世榮道:「是有一千多公里,遠確實是有點好,不過現在交通越來越方便,從南寧坐飛機過去也就幾個小時就到,不像以前離得稍微遠一點,嫁出去的姑娘就幾年都回不了一次娘家。」

鄧允強問道:「九叔,以允衡現在的身份,他找的對象肯定不簡單吧?家裡是什麼來頭啊?」

這又不是見不得人的事,既然有族人詢問,鄧世榮也不隱瞞,直接道:「女方的爸爸,是省里的大官。」

這話一出,族人又是大吃一驚,省里的大官,這個份量哪怕是普通的老百姓都懂,他們那耶鄧氏三千多人,但目前出的最大的官也就是市裡的大官,省里的大官是一個都沒有。

在吃驚的同時,族人們又覺得這是情理之中的事。

畢竟,鄧允衡的優秀,是全族人都知道的事,全族第一個考上清華北大這種頂級學府,而且年紀輕輕就已經成為了縣長,能被省里的大佬看中,成為人家的女婿,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愧是允衡叔啊,就是牛逼!」

「原本允衡叔就已經前途無量了,現在又有這麼厲害的岳父罩著,以後能當上多大的官,我都不敢想像了。」

「我覺得允衡叔絕對能成為我們那耶鄧氏最大的官。」

「這是肯定的,允衡叔才多大啊,都已經是正處級幹部了!」

「……」

聽到族人們議論紛紛,鄧世榮笑道:「好了,該說的都已經說了,大家記得到時過來喝喜酒。」

「族頭,我們肯定不會忘記的。」

「九公,需要我們做什麼的你儘管吩咐。」

「九叔,允衡這個婚禮要辦成什麼樣,你拿個章程出來,族裡多的是人手,要辦什麼事都不難。」

「……」

鄧世榮笑道:「這肯定是要人手幫忙的,到時我會跟大家說的。」

聽到這裡,一眾族人才滿意的拿著領取到的現金,美滋滋的和村裡的其他人結伴回家。

……

轉眼,又到了除夕。

鄧世榮照例準備了一大桌好菜,一家人一邊吃喝一邊閑聊。

鄧世榮看向大兒子道:「允泰,你是大哥,帶頭總結一下你今年的成績吧!」

「好的。」

鄧允泰應了一聲,然後放下筷子道:「今年博白永佳超市的營業額比較穩定,南寧的永佳超市營業額小幅增長,柳州的永佳超市發展也非常迅速,由於進貨量進一步加大,成本比之前還要低,所以不管是博白還是南寧的永佳超市,利潤都比去年要高。

再加上柳州永佳超市的利潤,今年的總利潤達到了320萬左右。」

鄧世榮點了點頭道:「不錯,繼續努力,只要連鎖超市的數量足夠多,哪怕一家只賺幾十萬,加起來也是一筆龐大的數目。」

嘗到甜頭的鄧允泰意氣風發的說道:「我打算明年多開兩家超市。」

如果是以前,他還不敢說這樣的話,因為不管是博白的永佳超市,還是南寧的永佳超市,都不是他一手一腳弄出來的,父親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

但是隨著柳州永佳超市開業,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

因為這家超市,從頭到尾都是他一個人搞起來的,有了這個成功的經驗,他對於連鎖超市的發展就有了極強的信心。

鄧世榮提醒道:「超市開起來不難,難的是管理,你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管理體系,這方面我也不是很懂,只能靠你自己摸索,或者招聘擅長管理的人才幫忙完善管理體系。

反正超市的管理是重中之重,你一定要注意。」

鄧允泰點頭道:「好的,回頭我就招聘擅長管理的優秀人才。」

鄧世榮道:「這方面,你可以跟允衡跟還有小嵩聊一聊,他們是清華北大出身,接觸到的都是全國最頂尖的人才,可以讓他們幫忙介紹擅長管理的同學或校友,這可比伱自己招聘要靠譜多了。」

張秀萍忍不住贊道:「爸爸這個想法好。」

鄧允泰應聲道:「行,那等允衡結婚,人回來了我再找機會跟他們聊聊這個事。」

鄧世榮嗯了一聲,看向小女兒道:「阿珠,你也總結一下今年所取得的成績。」

鄧允珠放下筷子,說道:「今年南寧辣妹子火鍋的利潤還可以,比去年提高了差不多一半,柳州的分店我也正在搞,目前已經在裝修了,還有兩三個月應該就可以開業了。」

鄧世榮道:「等柳州的分店搞好了,我建議你第三家分店,還是選在南寧,現在先把火鍋店集中,在管理上會省事很多,也能儘快把南寧的市場給佔領了。」

鄧允珠點頭道:「好的,那等柳州分店開業,經營穩定之後,我就回南寧選地方開第三家分店。」

鄧世榮嗯了一聲,看向四兒子道:「小華,你也總結一下你的經營情況。」

鄧允華嘿嘿笑道:「爸,我今年的家電銷售非常好,一年下來賺了68萬。」

鄧世榮笑著贊道:「不錯,現在結婚的彩禮流行四大件,你開了這麼大一家家電城,價格又比其他地方賣得便宜,那些準備彩禮的人自然願意到你這裡來購買,你只要抓住這一部分顧客,就不愁賺不到錢了。」

鄧允華聞言不由得感嘆道:「不開這家電城,我都不知道原來有錢人竟然這麼多。」

鄧允珠接話道:「不是有錢人多,是城裡人的彩禮比較講究四大件,男方結個婚就是把家底掏空了也得把這彩禮安排上,這不是他們的真實消費能力,而是迫不得已。」

鄧世榮道:「現在的彩禮確實是越來越誇張了,我跟你們媽結婚的時候正好處於人民公社時期,那個時候取消了自留地,也取消了家庭副業,全部人吃大鍋飯,家裡所有的糧、菜、油、鹽、豬、雞、鵝、鴨等一律交給公共食堂。

那個時候結婚不需要身價錢,只備簡單的糖果餅乾,然後開個茶話會招待親朋好友就行了。」

鄧允恆道:「爸,你結婚的那個年代,正好處於困難時期,我有一個同學是陸川縣的,我聽他講過他爺爺奶奶就是在那個年代給活生生餓死的,那個時候到底有多困難啊?」

鄧允珠接著問道:「爸,大哥就是那個時候出生的,咱家那個時候有多難啊?能吃飽飯嗎?」

鄧世榮說道:「我們家還好,準確來說不止我們家,其實我們整個博白縣都比其他地方要好。」

鄧允華問道:「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我們縣之前存下來的糧食比其他地方多?」

鄧世榮笑道:「我們縣的糧食確實比其他地方多,但不是之前存下來的,而是因為我們縣非常幸運的遇到了一位好領導,他到農村去深入調查了解,沒有被糧食的浮誇風所迷惑,那一年在其他各縣都放鬆冬種的情況下,他領導咱們縣扎紮實實的抓冬種。

等到春收時,效果就顯現出來了。

其他各縣由於過於誇大了糧食產量,一個個放開肚皮吃飯,還取消了冬種,想不缺糧都難,而我們博白縣「看菜吃飯」,還努力搞冬種,獲得了冬作物豐收,安安穩穩的渡過那個困難時期。」

鄧允泰感慨道:「有個好領導真的不一樣,要是當年我們縣沒有那位好領導的話,在那困難時期,估計也會跟其他縣一樣,有不少會被餓死吧?」

鄧世榮道:「如果沒有一個好領導帶頭,會有什麼樣的後果誰也不知道,我前段時間看過一份資料,咱們縣在最困難的196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都達到了11.8‰,那個時候其他縣接連有人餓死,哪還有餘力去生育孩子啊?

所以,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咱們縣還真不是其他縣能比的。」

鄧允恆道:「爸,這些話你要跟二哥和三哥說一說,讓他們當了領導以後,不要犯類似這樣的錯誤,不經過調查就瞎指揮,免得給下面的老百姓帶來災難。」

「這個哪用我多說啊,你二哥和三哥那可是清華北大的高材生,對於這方面的了解可不是我能比的,他們肯定心中有數,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的。」

說到這裡,鄧世榮看向小兒子道:「小恆,明年你就要參加高考了,只剩下最後一個學期,你可要加油了。雖說咱家現在的生活條件已經很好了,你們幾兄妹不管書讀得怎麼樣,未來都能過上比大部份人強的生活。

但是,高考成績仍然會對你的人生擁有著重大的影響,考上一所重點大學,跟考不上大學,那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所以你可千萬不要鬆懈,一定要全力以赴,爭取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績。」

鄧允恆點頭道:「爸,我知道了,我一直在努力,沒有放鬆過,你等我好消息吧!」

鄧世榮嗯了一聲,然後就不再多說,悠哉悠哉的喝起酒來。

一直豎著耳朵傾聽的小冬兒可就坐不住了,問道:「爺爺,滿叔說完了,不是應該輪到我了嗎?你怎麼不問我啊?」

這話一出,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鄧世榮忍俊不禁道:「好好好,是該輪到咱小冬兒了,那你就給爺爺彙報一下你今年所取得的成績吧!」

小冬兒馬上一昂頭,露出了一個驕傲的小表情:「我春季期和秋季期的期末考試都考了全班第一,還被評為優秀的少先隊員和優秀的三好學生,同時我還當上了班長,爺爺你說我厲不厲害?」

鄧世榮誇讚道:「厲害,你二叔三叔讀小學的時候,都沒有你這麼厲害,小冬兒你要繼續努力,要是下個學期能考全年級第一的話,那我就帶你去桂林旅遊。」

小冬兒聞言眼中一亮:「爺爺,你說話算不算數?」

鄧世榮笑道:「算數,只要你能考全年級第一,暑假的時候爺爺就帶你去桂林好好的玩一玩。」

小冬兒聞言期待值瞬間爆表了,動力十足的說道:「爺爺,那你看好了,下個學期我一定要考年級第一。」

聽到這裡,冬子再也忍不住了,嚷嚷道:「爺爺,我也要去桂林玩。」

鄧世榮笑眯眯的說道:「冬子,你想去也可以,只要姐姐同意讓你跟著,那就可以帶你去,要是姐姐不同意的話,那你就乖乖的待在家裡。當然了,這個得建立在姐姐能考年級第一的基礎上,要是姐姐考不了年級第一,那這個約定就不成立了。」

冬子眼巴巴的看向姐姐:「姐姐,你能不能帶我一起去啊?」

小冬兒小大人模樣的伸手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老氣橫秋的說道:「你只要乖乖聽姐姐的話,那姐姐就帶你去。」

冬子把腦袋點得跟小雞啄米似的:「姐姐,我會乖乖聽話的。」

這一幕,看得眾人又忍不住笑出聲來。

……

與此同時。

縣城政府家屬院,宋家也在吃團圓飯。

宋父的心情極好,大女兒今年的仕途更進一步,光論級別已經跟他這個當父親的平級了。

假以時日,大女兒肯定會青出於藍,而且宋父相信,這一天不會很遠,幾年內應該就可以實現。

因為他自己知道自己的事,不出意外的話,他仕途的終點,就是縣太爺了,想再往上晉陞,可能性不大了。

畢竟,他也沒有什麼特殊背景,跟了多年的老領導也已經退了,再加上從處到廳那是大級別跨越,沒有特殊際遇想要晉陞上去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他的大女兒就不一樣了,北大畢業的她擁有絕大多數幹部都比不了的優勢,只需要在正處這個級別沉澱個幾年,廳這道檻顯然是攔不住他大女兒的。

看著紅光滿面的父親,宋瑜把嘴裡的飯菜咽下,感慨道:「我這次能夠順利晉陞,算是欠了鄧叔叔的人情了。」

宋父笑著擺手道:「這人情,爸會替你還的,你鄧叔叔的大女婿我今年也拉了他一把,讓他成為縣裡的專職副書記,估計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你鄧叔叔投桃報李,也拉了你一把。」

宋母感慨道:「這那耶鄧氏真是太厲害了,他們族裡的公司才成立多久啊,就發展成擁有幾億資金的大集團了!」

宋瑜點頭道:「這個確實是沒人能想到,特別是這個康師傅速食麵廠,一下子就做大了,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一年的收入就以億為單位,簡直比印錢都要快。」

聽到這個,宋父都不得不讚歎:「這那耶鄧氏是了不起,而能夠帶領那耶鄧氏走到今天這一步,你那個鄧叔叔也非常厲害。」

宋大哥接話道:「都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這位鄧叔叔那麼厲害,生的兒子也是當世人傑,參加工作比小瑜晚兩年,結果升正處反倒比小瑜還要快,這天賦真是了不得啊,天生就吃這碗飯的。」

宋瑜笑道:「我這位校友畢竟是我們北大上下幾屆有名的風雲人物,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是很正常的事。」

宋母問道:「老宋,你說照鄧允衡這樣的升遷速度,他在三十歲前,有沒有可能升到廳級?」

宋父沉吟道:「有一定的機會,但想要實現還是非常難的。」

宋瑜喝了口湯,說道:「爸,我倒是覺得他的機會蠻大的,畢竟他現在才二十五歲,距離三十歲還有四五年的時間呢!」

宋父道:「話是這樣說,但處級升廳級,那是一道巨大的門檻,想順利跨越過去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就拿我自己來說吧,現在的職位基本是我的極限了,想再往上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宋瑜笑道:「按照正常的官員升遷速度來說是這樣,廳級這道門檻不知道攔住了多少人,不過鄧允衡的升遷速度是不能以常理來推斷的,廳級這道門檻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許是一道難以跨越的巨大鴻溝,但對於他來說或許很輕鬆就能跨越過去。」

宋母聞言贊同的說道:「小瑜的說法我覺得很有道理,想想他跟小瑜都是北大畢業,起點都是一樣的,而且人家比小瑜還晚工作兩年,卻能先一步成為正處級,這份能力真的是少有人能比的。」

宋父道:「那就看著吧,反正他要是能在三十歲前升廳級,那他成為省級的機率起碼有七八成。」

這話一出,除了宋瑜以外,其他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廳級的話,他們很容易就能接受,因為博白縣是出了名的官多,真要統計的話,這幾十年來出的廳級起碼超過了二十個,所以廳級不是什麼稀罕的級別,作為北大這座學府畢業的優秀人才,最終能成為廳級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到了省級就不一樣了。

除了戰亂年代出過幾個省級,解放之後整個博白縣出的省級就寥寥無幾了。

如果鄧允衡能夠晉陞到省級,那他就有資格在博白縣誌的歷代名人中佔據不小的篇幅了,這是真真正正的光宗耀祖,只要博白縣還存在,他的名字就會隨著博白縣誌傳揚後世,被後人敬仰。

宋家人一邊吃著團圓飯,一邊聊著官場上的事,這也是他們家每次團圓必聊的話題,畢竟家裡出了兩位正處級幹部,這話題自然是圍繞著家裡的兩大核心人物來聊。

……

PS:汗死,那個年代的東西提都不能提,動不動就挨審,感謝各位親戚的打賞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