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我們兩個當嫂子的,都是託了小

正文卷

第171章 我們兩個當嫂子的,都是託了小姑子的福

龍潭街。

某間面積不大的小店鋪,裡面擺滿了各種農產品,哪怕今天不是圩日,也時不時的有顧客上門,可見這家店鋪的生意確實很不錯,已經有了固定的客戶群了。

此時,在看守店鋪的不是別人,正是張秀萍的大嫂與二嫂。

「你好,請問還需要點什麼嗎?」

「好的,一共是兩塊六毛四。」

「收你兩塊七毛,找你六分。」

「您慢走,歡迎下次再來!」

「……」

目送顧客離開後,張二嫂忍不住感慨道:「大嫂,以前我在當姑娘的時候,最羨慕的就是在供銷社工作的那些女售貨員,風不吹日不曬的,只是簡簡單單賣個東西,一個月就能拿那麼高的工錢,聽說還擁有很多隱藏的福利。

那時候,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到供銷社工作,成為一名售貨員。」

聽到這裡,張大嫂不禁笑道:「這可不是伱一個人的夢想,村裡哪個姑娘不想成為售貨員啊?」

張二嫂點頭笑道:「是啊,成為售貨員多體面啊,而且待遇又這麼好,可惜想是這樣想,但以我們這樣的家庭出身,再加上又沒讀幾年書,想成為供銷社的售貨員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這話張大嫂不得不贊同,這年頭沒讀幾年書,家裡又沒有什麼門路,想成為八大員之一的售貨員,那真的是天方夜譚,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當姑娘的時候都沒希望,待嫁人之後那就更加不用想了!」

說到這裡,張二嫂語音一轉,眉開眼笑的說道:「可誰知道現在我們不僅僅成為了售貨員,還成了別人口中的老闆娘,真是應了那句話——世事無常啊!」

張大嫂笑呵呵的說道:「咱們兩個都是託了小姑子的福了!」

張二嫂連連點頭道:「是啊,我們兩個當嫂子的,是真的託了小姑子的福了,要不是小姑子幫忙,我們還在村裡耕田種地奶孩子呢,哪能像現在這樣坐在這裡輕輕鬆鬆的賺錢啊!」

張大嫂道:「現在萍妹懷孕了,我們應該抽個時間去看看的。」

張二嫂道:「我也有這個意思,要不等下午回去吃晚飯的時候,咱們就跟公公婆婆他們商量一下,抽個時間大家一起去看看萍妹,反正只要不是圩日,關一天門也不打緊的。」

張大嫂嗯了一聲,說道:「可以,那下午回去就跟公公婆婆商量一下這個事。」

剛聊到這,又有顧客上門了,兩人便停下話題,熱情的招呼客人。

……

下午,張守國跟張守民兄弟騎著單車載著滿滿的農產品回到了店鋪,這些都是他們跑到偏遠的山村收購上來的東西。

自從這家店鋪開業以來,分工就比較明確,張家兄弟負責到鄉下去收貨,而他們的老婆則負責售賣。

至於他們的父親和兩位弟弟,閑時都是在家耕田種地,圩日的時候就一起出來幫忙賣貨送貨。

他們的母親,則在家裡幫忙帶孩子。

把貨都放好後,時間也不早了,兄弟倆便把店鋪門一關,各自載著自己的老婆,開開心心的回家吃飯。

回到家,母親已經做好飯菜等著了。

看到桌上那兩大碗冒尖的黃炒肉,張大嫂與張二嫂不由自主的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訝。

她們嫁到張家也有幾年了,婆婆是什麼樣的性格,她們心中都非常清楚。

以前家庭困難的時候就不說了,就說今年家裡開店之後可沒少賺錢,但在吃這方面婆婆還是比較節儉的,每次買肉都只買一斤左右,一家幾口人也就吃個味,想要放開來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現在賺錢了,跟以前還是有所不同,以前一個月難得買次肉,現在每個星期都至少買一次肉,區別還是有的。

而今天這兩大碗冒尖的肉,估摸著得有三四斤,這就是張大嫂跟張二嫂驚訝的原因。

張大嫂忍不住問道:「媽,今天怎麼買這麼多肉啊,是有什麼喜事嗎?」

張母笑眯眯的說道:「這肉不是我買的,是孩子他們的姑父帶來的。」

張大嫂和張二嫂聞言不由得恍然大悟,難怪今天桌上有這麼多肉吃,原來是妹夫來了。

張二嫂笑道:「巧了,今天在店裡的時候,我跟大嫂商量了一下,正準備抽個時間一起去看看萍妹呢!」

張大嫂點頭道:「我們想著一家人一起去,不知道爸媽你們是什麼意見?」

這話聽得張守國和張守軍兩兄弟心中舒暢,他們家能有今天,都是托妹妹的福,如今他們的媳婦主動提出要去看望妹妹,他們當哥哥的自然高興。

兩個兒媳有這份心,張父張母同樣非常高興。

張母笑著說道:「那還真是巧了,你們的妹夫今天是特地趕過來邀請我們一家後天去他們家喝喜酒的。」

張二嫂問道:「媽,喝什麼喜酒啊?」

想起女婿跟她說的消息,張母驚嘆道:「秀萍那個讀高中的小叔子,今年考上BJ大學了!」

這話一出,除了已經知道內情的張父以外,其他人都是心中一震,他們倒是不清楚BJ大學的含金量,但能夠考上大學對於他們來說就已經非常牛逼了。

更何況考上的還是首都的大學,那就更加牛逼了。

兒子兒媳的震驚完全是在張母的意料之中,接下來她便把女婿告訴她的消息一一轉述給兒子兒媳,末了才說道:「我是這樣打算的,明天上午我跟老頭子就先帶小軍小山還有孩子們一起去秀萍家,守國守民你們兩個有單車,就等下午店裡關門了,再跟你們的媳婦一起騎車來,你們看怎麼樣?」

張守國點頭道:「媽你這個安排挺好的,這樣不影響明天繼續做生意,只需要後天關一天門就可以了。」

其他人也都贊同這個安排。

張母高興的說道:「那就這麼說定了,親家還請了縣劇團來演劇,我這次過去要跟孩子們多住幾天,等看完劇了再回來,到時你們回來了就自己決解吃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