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度假村

正文卷

第352章 度假村

因為宣傳途徑不同,燕長青的個人主頁一直以來都是面對國內的。

再說個人主頁又沒有自動翻譯,發的內容只有懂漢字的人才能看懂,就算有外國的粉絲,也很難看懂他發的什麼。

現在網路這麼火,建個國外的主頁確實挺有必要。

於是在黃佩珊幫他在國外申請好之後,他就又有了一個國外的個人主頁。

第一條內容他想了想,決定發一個愛護動物的,就發虎鯨的圖和白駱駝的好了。

這種內容不涉及敏感話題,是大部分公眾人物的首選內容,哪怕私底下天天吃保護動物,表面上也得這麼干,不能落人話柄。

只發圖片又不夠吸引人,想來想去,又錄了一首歌。

重新寫了一首有海豚音的歌曲,倡導保護動物保護地球愛護自然環境的。

這樣就可以宣傳了,雖然只有一首歌,但是這是新歌。

雖然以後不一定能用上,但是現在先有一個吸引流量的個人主頁肯定沒錯。

……

水庫現在變成了個超大游泳池,上面都是花花綠綠的游泳圈,一個圈裡一個腦袋,看起來好玩的很。

二娃一幫人如願以償,水庫沒建成他們就開始幻想著下去玩,結果建成之後燕長青不讓人玩。還好現在放開了,大伙兒總算可以在水庫里盡情撲騰了——確實是撲騰,本地最流行的不是什麼蛙泳蝶泳,就是狗刨。

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先學會的都是狗刨,包括當年一開始學游泳的燕長青。

除了狗刨就是仰泳,躺水面上能省力氣,基本上熊孩子們學完了狗刨就開始學仰泳,然後一個個懶洋洋地躺在水裡曬太陽。

現在那裡人有點多,特別是等到下班後,年輕人都愛來這裡。

只有一些年長的人,和一些更小點的不太會游泳的熊孩子,才會去水庫下游有沙灘的河邊玩。

燕長青就去有沙灘的地方,他最近在帶堂弟。

這個堂弟已經十來歲了,運動能力好像差了點,到現在只敢在沙灘邊上撲騰。

這點不像他爸,燕二河從小到大除了正事學什麼都學的快,下河摸魚上樹掏鳥無所不精,可惜孩子不隨他,隨孩兒他媽,老實的過分了點。

燕長青帶的比較簡單粗暴,把游泳圈往堂弟身上一套,推著人往河裡深水區走:「你帶著游泳圈,不用怕,河裡最深的地方就這了,我就在這旁邊玩,你只管撲騰就行。」

燕長坡有點無奈,也不敢反對。

其實他小時候燕長青經常帶他玩的,但是那都是小時候,這兩年燕長青到處跑,長坡又在上學,兩兄弟都沒多少時間一起玩了。

主要是年齡差了點,和長坡一起玩的,已經算是新一茬的熊孩子了。

燕長青其實挺關注堂弟的,不過堂弟眼裡,堂哥是無所不能的大老闆,動不動就出國啥的,自帶神聖光環,搞的倆人都快有點生分了。

不過也簡單,經常帶熊孩子們玩的燕長青有的是辦法,帶著堂弟玩幾天,天天河裡摸螃蟹釣魚抓蛤蟆啥的,保證幾天功夫兄弟倆就再無半點生分。

……

果不其然,沒過兩天,燕長坡就放開了,還和堂哥商量:「哥,等我上初中我想自己買個自行車,我媽不想讓我買,你給我說說去行嗎?」

燕長青點點頭:「這個簡單,不過咱們這有車,伱還要自行車幹啥?」

「騎著玩啊,我們出去玩都是騎自行車!」燕長坡嘀咕道。

「你暑假作業寫完了嗎?」燕長青問道。

「早就完了,沒放假就寫完了。」燕長青提到這個很是自信。「期末考試前幾天發下來暑假作業就開始寫了,沒考試完我就寫完了。」

燕長青想了想:「你是想買山地車是吧?」

現在二八大杠逐漸不流行了,這款為了全國人民立下過汗馬功勞的自行車,正在被其他交通工具代替。

摩托車電動車也就算了,新款的自行車也都開始追求輕便,結實耐用的二八大杠,開始不受年輕人歡迎了,都喜歡模樣有點『稀奇古怪』的賽車款,就是騎上去需要屁股翹老高的那種。

燕長坡點點頭:「現在不流行大車了,都流行小的。」

燕長青笑了笑:「你買了之後就去鎮上上學,然後也沒多少時間騎。等初中上完,又不流行自行車了,那會兒你都可以開摩托開汽車了。」

不過他倒是沒說的絕對,一輛車對家裡來說也不算啥:「等你開學再說吧!如果到時候你還想買,那就買一輛。現在嘛,等會兒涼快了我教你騎駱駝去。「

這個好!

燕長坡相當開心,那白駱駝是燕總專屬,除了他不在家的時候燕二河會去騎一騎,其他人都自覺不去招惹那大傢伙。

燕長坡自然也沒這個機會,他倒是和他爸說了,但是他爸現在去飛機製造廠了,忙的沒空管他。

……

燕長青看弟弟能在駱駝上坐穩就不管了,這駱駝被他教育過的,老實得很,不會出問題。

他看了看崗上崗下連綿不絕的建築群,綠樹環繞,紅牆綠瓦,雕欄玉砌,小橋流水,荷塘草坪,不遠處水庫入口處還有巨大的玄武鎮宅……

每天一點點的變化不覺得有啥了不起,但是現在站在崗上看一眼,突然覺得這裡美極了。

關鍵是地勢好,從上到下,如果從高空看,想必是更美的。

現在外部建築都差不多建好了,差的只是內部裝飾,他覺得可以對外開放了。

轉頭看堂弟小心翼翼地坐在駱駝背上,雖然有點興奮,卻又不敢讓駱駝走遠點,只敢在自己身邊轉悠,燕長青也是無奈得很。

換了別的熊孩子,早就恨不得騎著駱駝狂奔玩去了,這倒好,就差原地打轉了。

真是性格問題,堂弟從小到大就有點書獃子,燕長青也沒打算讓他改,只是讓他活潑點而已。

反正現在也不怕他將來上了初中高中被人欺負啥的。

……

等到了晚上,燕長青就給姑父打了個電話。

第二天一大早,陳有亮帶著一家人都來了——談事情順便把孩子們送過來玩,讓姥爺姥姥帶幾天,暑假了嘛!

燕長青帶陳有亮上到崗上,早晨的陽光已經有點火熱,但是風依然很涼爽。

吹著涼風,陳有亮看了半天,才開口說道:「好傢夥,這才幾天沒注意,就成這樣了啊!比去過的好些景區都好看多了。」

燕長青其實也有些意外,他只是提出一個設想,沒想到老黃這麼給力。

從崗上到崗下,再從崗下到崗上,現在只建了兩個窪地的地方,面對面的四面崗坡上,都已經有了建築,看起來就像是宮殿群似的。

附近還有水庫,早起的鳥兒挺多的,已經能看到有鳥兒在樹梢間玩鬧,讓安靜的景色多了幾分靈動。

「準備開放了,建成這樣,對外開放都有點浪費了。」陳有亮有點不捨得了。「咱們自己住進來好了。」

「可以當個社交場所啥的,平時你請咱們的一些合作人們過來,到這裡玩幾天,拉拉關係啥的。」燕長青提議。

商業合作也要談交情的,交情好了,更方便抱團嘛!

沒看未來的車企們都集體商議,搞個不降價協議出來,承諾要齊心協力,共建和諧市場。

陳有亮當然不知道燕長青在想什麼,不過他說的話,陳總深覺有理:「對對對,如果這麼干,那就不浪費了。正好現在是夏天,我準備過幾天就試著聯繫一部分人,過來先體驗一下。」

燕長青想了想:「也行,回頭讓大伙兒來了,體驗完了也幫著提提意見,看看咱們這還有啥做的不到位的。」

「服務員都有沒有?總得有人收拾東西吧?」陳有亮已經提前想到問題了。

「酒店服務員抽調幾個過來就行,不麻煩。」身為連鎖店的老闆,燕長青才不擔心服務員的問題。

「也是。」陳有亮點點頭。「對了,吃飯問題也得解決,你總得弄的比酒店好點吧?」

「那也不是啥麻煩事兒,咱們這裡食材也有不少種。」燕長青想了想。「要不回頭聯繫一下,弄點海邊的海鮮之類的?」

「弄那玩意兒幹啥,放又不能放,吃著也不咋樣,沒幾個人稀罕。」陳有亮不屑。

燕長青想想也是,現在還沒人炒作海鮮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在本地並不怎麼受歡迎。

主要是飲食習慣問題,海鮮類的食品,沒有心理因素加成的話,不靠海的人確實很多都吃不習慣的。

燕長青記得他去打工的時候,一開始他們一起去的新人,連食堂的紫菜湯都不太習慣,至於說那時候流行的街頭燒烤生蚝啥的,他就覺得特難吃。

於是乾脆說道:「那就走西北風味的,牛羊肉好了。讓老方幫忙請個他們那邊的廚師,回頭搞個烤全羊啥的。還有老張那裡也行,川味火鍋,喜歡吃辣的人也不少。」

這麼一說,陳有亮順勢提議:「再從南方請個廚師,這就差不多了。」

倆人商量沒幾句,事情就大略定下來了。

主要是現在不差人手,四海之內皆兄弟嘛,想辦事有的是人幫忙。

……

沒幾天功夫,度假村的廚師就到位了。

剛來的廚師還在習慣,客人們都到了。

青省的方清亮父子這次來的是一家好幾口,小方都結婚生娃了,聽說來這裡度假,乾脆一大家人都來了。

還有川省的張實林,江城的老馮等。

這些是酒廠的合作方,接著還有市場的合作者,比如大徐總王大江他們。

度假村的風景是沒得說的,要說差的話,就是現在樹才長了兩年,其他都沒啥好說的。

當年崗上窪地讓人頭大的風也成了好事兒,風景不一樣了,而且種的樹多了,風也沒那麼烈,從早到晚都有河風吹過,在這樣的季節里,給人的感覺相當舒服。

鵝頭灣和鴨頭窪的人是感受最深的。

當年他們對這片土地是恨大過愛的,雖然是生養自己的地方,可是真愛不起來這地方。

種的糧食比不遠處別人村裡的田地產量低,不管是種還是收割,都要比別人村的麻煩很多,上坡下坡累死人。

上崗下崗拉著板車真能累死人,他們這裡窮,當年大燕庄的牛也不算多,更別說他們這裡了,基本都得靠人力的。

可是現在,短短几年,一群大老闆們來了之後,每天到處轉轉,口中不住的讚歎之詞,簡直讓人如在夢中。

燕長青這次就拿出自己的私釀招待大家了,而且是比網站賣的私釀更好的。

……

見到酒,大伙兒就忍不住開始討論起網站上的這次活動。

老馮是最熟的,也是最『能說的』,開口就是:「長青啊,我可是沒拍你這個酒,回頭我走了再給我帶幾瓶吧?這次多給咱帶幾瓶,不然以後我都不好意思要了。」

燕長青笑著答應了。

他這麼說是有原因的,因為現在網站上的酒,拍賣價格節節攀升。

網路購物畢竟還是個新興的玩意兒,這還不到兩千年呢,國內的電腦網路大部分靠的是撥號上網,能上網的人沒那麼多。

但是隨著酒的拍賣,包括因為抽獎活動,讓一部分人發了一筆小財之後,私釀酒的名聲瞬間就起來了。

於是接下來可想而知,人們這才發現,感情那個嚇死人的三萬多一箱的價格,原來只是開始。

現在網站每次搞酒拍賣的時候,價格越來越離譜起來了。

三萬多已經拍不到了,因為數量太少,每次都放出去的不多,也不知道是一部分人發現了酒的作用,還是為了囤積居奇,反正四五萬塊錢能拍到一箱的,都算運氣好。

以至於現在不少報紙上都在評論,說一箱酒賣到幾萬塊,是炒作還是什麼什麼的。

搞的陳有亮都有些擔心,說這麼干會不會太冒頭了。

不過燕長青依然淡定,該怎麼著就怎麼著。

那些毫無作用的奢侈品都能賣很高價格,自己這點酒算什麼?

現在能出高價的,除了一部分想碰運氣賺錢的,應該有一部分是發現酒的好處的。

既然如此,怕個什麼?

只要東西好,不怕說。

而且不用想,隨著更多人發現這酒壓根不能叫酒,接下來價格只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