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為民生計

正文卷

光和帝大可利用這段時間扶持寒門,打壓世族,培植自己的勢力,等任氏勞役結束,重回朝堂,世家勢力早已經被光和帝徹底分化,如何能和天子相抗?

光和帝這一計陽謀,實乃高明。

他沒有對任家趕盡殺絕,這就杜絕了,其他世家有機會聯合在一起,對抗朝廷。

他讓任家退出了朝堂,同時又留有餘地,給了他們重新入仕的機會,也就杜絕了,任家狗急跳牆,做出一些損人不利已的事。

到底是天下第一文豪世家,全盛時的任家,與朝廷不說五五開,也能混個四六開。

姬如玄剛登基,大姜遺留了太多前朝弊患,什麼天災人禍,叛亂四起……各種棘手問題層出不窮。

任家是百年望族,根深蒂固,眼下能查抄的東西,都是表面上的,肯定還有一些隱在暗處的勢力,真把人逼急了,任家直接扶持叛軍,發動叛亂,姜朝肯定要陷入內亂。

姬如玄不懼任氏,但他不想節外生枝,只想迅速穩定姜朝內政,下半年親征北伐。

「世家犯事,都作如此處置,眾卿可有異議?」

世家壟斷了學識,大多普通人都讀不起書,人才都把控在世家手中。

南朝尚有天下樓,為寒門開拓了一條青雲路,而北朝這邊,朝野上下有將近八成的大臣都是世家的人,朝廷徹底淪為世家的名利場,皇帝也徹底成了世家擺弄的傀儡,只負責吃喝玩樂。

任氏聯合朝臣,在太極殿前建了一座名叫明德殿的小朝廷,朝臣們遞上來的摺子,都是直接送到明德殿,經明德殿批紅過後,才送到御書房,交由天子印璽,天子淪為了一個蓋璽的工具人。

張成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陛下仁德,威恩並濟,臣心服口服,沒有異議。」

「臣等附議陛下。」

「附議。」

「……」

拋開光和帝打壓世家的行為,此番處置確實叫人挑不出錯處,以後世家犯罪,能避免被誅連的下場。

世家底蘊豐厚,便是被抄沒了家產,百年來積贊的人脈、渠道、底蘊,也是一筆無形的資產,狡兔有三窟,世家還有一些隱在暗處的產業與勢力,只要家族人還在,能足讓世家在敗落之後東山再起。

光和帝精準地拿捏了世家的心理。

張成顯又道:「陛下,新朝初立,朝廷上下各部各級,人員都有缺漏,是否重開太學,從太學選取人才?」

姬如玄道:「吏部先整理前朝身懷功名之人的名錄,重新對他們進行考核,選取其中優異者,再送進宮中,由朕親自進行一次考核,以考核成績,對其人進行排名。」

張成顯一聽這話,心裡一陣撲通亂跳,一張臉激動得有些漲紅了。

前朝選才納仕,是通過各地官員察舉,進入太學,在考取茂才功名後,可留在太學,經名師教導,之後通過名師舉薦入朝為官。

這麼做的好處是,人才通過地方層層選撥,基本不會差到哪裡去,入了太學之後,又經由名師教導,保證了人才的質量,對國事也知之甚詳,一入朝廷便能獨擋一面。

弊端是,地方官員往往受制於當地世家,太學的資源被世家壟斷,學子們的前程,掌控在朝中某些世家之手,考生為了自己的前途,對其人進行諂媚奉承,眼中只有世家,沒有天子,學子舉薦入朝之後,一開始就劃分了派系。

陛下顯然是要更改從前招才取仕的那一套,並參與到人才的選拔過程中。

如此一來,參與考核的學生也該明白自己的前程,是掌握在陛下手中,考生們所想的,是如何讓陛下滿意,此舉弱化了,世家對學子們的控制。

張成顯激動不已,高聲道:「臣領命。」

朝臣們也都面面相覦。

世家卻有些不以為然,太學是掌控在世家之手,陛下參與考生的考核,僅僅只是弱化了世家對學子的掌控,人才和學識始終掌控在世家之手,朝廷仍在世家掌控之中。

但是,接下來光和帝就讓世家們明白了,什麼叫算無遺策。

姬如玄繼續道:「新朝初立,百廢待興,朝廷急需大量人才,吏部以朕的名義,向各地張貼招賢榜,從民間招納人才,先經過縣考,合格者可入府試,優異者獲得茂才功名,進入太學院考,殿試考核。」

這是光和帝扶持寒門,進一步削弱,甚至是打壓世家的手段,卻沒一個人敢說一句不是。

民間招考的人才,沒有經過太學,就不會被世家所掌控,能在地方層層選撥之中脫穎而出,本身也十分優秀。

大姜朝是新朝初立,百廢待興,廣納民間有才之士,不僅能形成一股與世家分庭抗禮之勢,還能迅速安定民心,使天下歸心,世家沒有反抗的理由。

散朝之後,姬如玄返回御書房,商隊首領已經等在御書房中。

「陛下,」商隊首領單膝跪地,捧上了一個寶盒,「這是長公主命屬下交給陛下的。」

姬如玄捧著盒子,喉嚨里一陣澀然:「長公主可有交代?」

商隊首領埋低了頭:「長公主說,食生民膏,當為民生計,萬望陛下做個明君。」

待商隊首領離開後,姬如玄打開盒子。

最上面擺了一排藥瓶,是姜扶光做的龜令丸,最下方是一本藍皮書冊,姜扶光親筆所寫。

姬如玄翻看了幾頁,竟是新朝初立後,一些改革良方。

例如,有針對朝廷選官,姜扶光取名為『恩科』,意為天子特恩開科,與姬如玄今日在早朝上頒發招賢納才令,有異曲同工之妙。

更甚者,有關考核具體流程,也更為詳盡,最大程度上避開了世族插手恩科,考生作弊,地方官員敷衍朝廷等問題。

有針對士紳兼并土地,隱田的舉措,姜扶光稱之為「廢丁納田」,她主張廢除人丁稅,改收田畝稅,百姓家中有多少田畝,就按畝收多少稅。

新朝初立,要重新丈量土地,如此一來,全國有多少田地,攏共要收多少稅,戶部一門清,隱田隱戶都越不過朝廷,保證了朝廷稅收,有利於滋生人口,提高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