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五年不彈戚

正文卷

高尚書會意,忙問:「孟公突然進京,可是有什麼要事?」

孟公含笑:「一切要等長公主過來了,老朽才能告之。」

南孝帝面色不由一沉。

大約兩刻鐘左右,內侍才攙著,身穿朝服的長公主,步入太極殿。

朝臣見長公主一臉病容,顯得十分虛弱,與昨日見到時,完全判若兩人,心裡不由一咯噔。

看來柳大夫懷疑長公主服用丹丸,並不是空穴來風。

姜扶光步入殿前,抽出內侍攙扶的胳膊,理了一下衣裳,上前拜見陛下。

禮畢後,她轉向了孟公,雙手作揖下拜:「見過孟公。」

孟公撫須一笑,受了她這一拜:「許多年沒見,都長成了大姑娘,如今也成了朝中的頂樑柱。」

姜扶光彎唇:「您還如從前一般健旺。」

「老啰!」孟公感慨了一句,渾濁的眼底,映著她形銷骨立,顏色憔悴,面容枯槁,「倒是你,小小年輕,身子就敗成了這樣,卻連我這個老人家都不如。」

姜扶光避重就輕:「寒冬臘月,外頭天寒地凍,您老人家怎的進京了?」

「受先帝所託,」孟公緩緩起身,「先帝派了一千羽林衛,護送我老人家進京,真叫我老人家惶恐啊!」

此言一出,朝野上下一陣嘩然。

南孝帝臉都青了。

孟公從袖手摸出了一塊令牌,拉起姜扶光的手,放到她手上:「號令羽林衛的令牌,收好了,這是先帝留給你的,特地交代我,一定要親手交到你的手上。」

姜扶光低頭看著手中青銅令牌,一面刻著龍從雲,一面刻著虎從風,代表著呼風喚雨。

父皇很清楚,一紙傳位詔書,並不足以讓姜令榮厚待她這個長公主,所以安排孟公進京,甚至借著孟公之手,將一千羽林衛交到她手中,這一千羽林衛,也會成為她的底氣。

孟公從內侍捧在手中的長盒裡,拿出明黃的詔書:「此乃先帝遺詔,見此詔,如見先帝。」

他果然暗中留了一手,南孝帝強忍著滿心的惱怒,從龍椅間站起,連忙下了步階,跪在堂前。

孟公宣讀遺詔:「……朕生平最憾,未能平定南越,此番南越國大舉進犯,來勢洶洶,視我南朝若囊中之物,狂悖至極,此令朝廷五年不彈戚,若此戰勝,戚家軍鎮守嶺南,防南越國餘孽大興復辟,新皇無故,不得詔其回京。」

「若此戰敗,戚家世代忠烈,為南朝社稷之脊樑,姜家後世子孫,應厚待忠臣良將,戚氏子孫如有罪,不得加刑,如犯有謀逆之罪,將他們賜死獄中,不允在市曹中行刑,不允連坐其他戚氏旁支……」

南孝帝俊逸的面容,已然扭曲。

五年不彈戚,這就給了戚氏戰後五年的休養生息,朝廷不得以任何借口,任何理由為難戚家軍,待戚家軍恢複元氣,想要削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這也就算了。

更可恨的是,厚待戚氏子孫的遺詔,這就杜絕了,後代皇帝借謀逆之名,徹底除掉戚氏的可能性。

先皇駕崩之後,他的遺詔是要收於太廟,敬告列祖列宗,後代子孫如不想背上背祖忘宗的不孝之名,就不能違背。

而陛下還防了他一招,讓孟公進京宣詔,這就杜絕了,他毀掉遺詔的可能性。

而孟公德高望重,詔書經由他來宣讀,不亞於召於天下。

當真是算無遺策。

滿朝上下,已經不知作何感想了,一個個已經震驚到了無以復加。

每逢戰事,朝臣不允彈劾參與戰事的一應武將,若有人冒了大不韙,則以細作之名先收監,後查辦。

可五年不彈戚,先帝明顯是在防備新皇打壓戚家軍,借大戰之後,戚家軍元氣大傷削權。

遺詔宣讀無畢。

南孝帝滿心惱怒,緩緩抬起雙手,孟公將聖旨合上,放到南孝帝手中。

南孝帝高舉遺詔,握緊遺詔兩端:「謹遵先帝聖諭。」

孟公轉頭看向了姜扶光:「你早前在信中提及,府上種了一株千年石斛,很是殊奇,回頭定要入府觀一觀才是。」

姜扶光眼中含笑:「定掃榻相迎。」

兩人你來我往,便定下了出宮事宜,南孝帝面無表情看著,連阻止的機會都沒有。

便在這時,內侍又匆匆進殿,稟報:「陛下,玉衡子道長進宮,是受樞機子道長所託,前來為長公主診治,現已入了午門。」

朝臣們面面相覦,一個個腦子連都不夠用了。

玉衡子是得了道的仙長,已是難得一面,誰能想到,長公主這一病,竟然連「半仙」樞機子都驚動了。

眾所周知,樞機子擅長觀星命卜之術,他每逢現世,都預示著與社稷相關的變數。

連孟公都有些驚疑不定,不覺就想到了,四年前偶然聽到的讖言,聽聞此讖言,是北朝頂尖權貴之間,心照不宣的隱秘,最初就是出自萬君山半仙人樞機子之口。

大德之人,往往對世事之因果,有著非同一般的感應,待質子進京後,他恍惚驚覺,這一股大勢,是應在北朝,禍根源於北方羌族。

姜扶光目光一陣顫動,喉嚨發癢,只得用帕子壓著嘴,發出一陣陣壓抑又痛苦的咳聲。

南孝帝面容一陣抽搐,威嚴的表情,有些維持不住了。

直到玉衡子進殿,他才步下台階,上前相迎:「道長閑雲野鶴,怎麼突然進宮了?」

玉衡子拜了一禮:「前些日子,師伯樞機子夜觀星象,發現紫薇星光芒暗淡,是國運衰微之象,幾番推算之下,算出長公主命星有損,遂托我進京,為長公主治病療疾。」

此言一出,朝臣們不由一愣。

溫亦謙忙道:「道長何出此言?莫非長公主的命星,還關乎了南朝的國運?還請道長為我等解惑。」

朝臣們連忙附合。

玉衡子一本正經胡說八道:「長公主天降祥瑞,與南朝國運息息相關,她的命數,牽連了國運興衰,不得損傷。」

長公主天降祥瑞,早已經深入人心,又想到長公主,自入朝以來的功績,考慮到,長公主若是出了事,會引發的不堪後果,朝臣們對此言,更是深信不疑。

左宗棠收復新疆時,慈禧太后就下令,十年不彈左,宋太祖黃袍加身之後,對老東家柴氏,十分優待,曾留下詔書,交代後代子孫,柴氏子孫如有罪,不得加刑,如犯有謀逆之罪,將他們賜死獄中,不允在市曹中行刑,不允連坐其他柴氏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