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不寒而慄

正文卷

「同……同……」白女官的喉嚨彷彿被人掐住了一般,「對、是、是何娘娘,何娘娘長得像貴妃娘娘。」

「你說謊!」姜景璜加重了語氣,面色有些嚴肅,「她們長得一點也不像。」

白女官被他嚴厲的語氣嚇到了,捂著腦袋尖叫:「我、我沒有說謊,何娘娘同貴妃娘娘長得像,一定要這麼說,一定要這麼說……」

姜景璜的一顆心,彷彿被一雙無形的大手,攥住一般,有些透不過氣來,他柔聲問:「為何一定要這麼說?」

「為什麼要這麼說?」白女官尖叫。

「不知道!」

「不要問我,我不知道啊啊……」

「哈哈,你們長得好像啊……」

「好像啊……」

「……」

姜景璜看著再次發瘋的白女官,知道什麼也問不出來了。

那時候他年歲小,依稀聽到何貴嬪身邊有人說她同母妃長得像,從前每次何貴嬪聽到這話,都會高興的賞賜身邊的下人,可後來進宮之後,何貴嬪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每次聽到這話,都會氣得大發脾氣。

他那時很不解,何貴嬪長像偏柔弱,五官顯得柔美。

可母妃長相端艷大方,艷若牡丹,兩人分明一點也不像,為什麼會有人覺得她們長得相呢?

他還以為是自己眼光同別人不一樣。

也不敢說出去。

後來母妃小產,查到了何貴嬪身上,他聽到宮人們私底下議論,說什麼父皇把何貴嬪當成了【替身】,所以招致了何貴妃的怨憤。

他隱約覺得不對。

可他人小,反應魯鈍、緩遲,想不出其中關節。

那時何貴妃宮裡的人,但凡能近身的,全部處死,不能近身的,統一流放到南荒一帶做苦力。

唯一活著的,只有不知何故瘋瘋癲癲的白女官,他求了母妃,這才保下了白女官。

這麼多年來,尋了不少名醫,為白女官求醫問葯,可始終沒太大起色。

方才聽白女官的話,彷彿是有人指使何貴妃身邊的人,說何貴妃長得像母妃。

試想一下,當一個人耳邊天天有人說自己長的像另一個人,自己會是什麼感受?

想想都覺得不寒而慄。

那麼當年母妃小產的事,就另有隱情?

……

姜扶光終於從堆積如山的圖紙、文獻中抬頭,一束陽光從排窗透進來,刺得她眼睛疼,腦袋也不由一昏。

她用力閉上雙眼,抬手擋住刺目的光線,這才意識到,又是一個漫長的黑夜過去。

「天亮了,」姜扶光緩緩放下手,眼睛漸漸適應了屋裡的明亮,「新安縣的雨停了沒有?」

瓔珞聲音酸澀:「今天早上收到了杭州郡送來的急報,大雨仍未停下。」

自從杭州郡大雨之後,每天都有急報送進京里。

書房裡安靜了片刻。

「我知道了。」姜扶光緩緩站起來,腦中一陣暈眩,一時沒有站穩。

「長公主,」瓔珞連忙上前扶她,「您已經一連五日沒有好好休息了,再這樣下去身體會熬不住的。」

自從浙江的奏報進京後,長公主每日與工部大臣們議事,不停地查閱歷朝歷代,有關徽港潮訊的資料文獻,一連往浙江發了二十四道加急文書。

還秘密派人前往杭州郡了解潮訊實況,監察浙州及杭州郡大小官員,是否聽令行事。

關係了百萬黎民生計,怎能有半點輕忽?

姜扶光掙開瓔珞的手,緩緩走出書房。

如火如荼的陽光,烤得她渾身躁熱,彷彿置身火爐,悶熱的天氣,令她幾乎透不過氣來。

「你又熬了一整晚。」姬如玄輕嘆一聲,逆光而來。

姜扶光愣了一下,下意識問:「你怎麼來了?」

姬如玄上前一步,猛地一彎腰,將她打橫抱起,瓔珞嚇了一跳,連忙要出聲阻止,就被一雙噬人的目光盯住。

她心中狂跳,腦子裡一陣空白,不停地回蕩著自己『咚咚』的心跳,到了嘴邊的話,也生生咽進了喉嚨里。

「你幹嘛,快放我下來。」瓔珞聽到長公主嗔惱的聲音,透了幾分柔軟。

於是她知道了,主子的事,做下人的,不該隨便插手。

「你需要休息。」姬如玄抱著她,大步走到廡廊下,將她放到長榻上,半跪在地上,抬起她的腳,輕柔地為她脫去了腳下的帛屐。

姜扶光靠在迎枕上,這才始覺渾身虛軟無力,大熱天的,身上竟無端地冒了一身虛冷汗意。

「我熬了四紅粥,養心安神,補氣養血,」姬如玄從盅里,盛了一碗色澤褐紅的湯粥,「我喂你。」

姜扶光搖頭:「我自己來。」

姬如玄並不理會,盛了一勺子粥,遞到她唇邊:「文火熬了一個多時辰,溫度正好。」

粥裡帶了淡淡的黃芪味道,糯米、紅皮花生、紅豆、紅蓮子、紅棗熬得軟爛,淡淡的甜意,一下漫進了心裡。

她突然覺得心口有些發緊,隱隱有些潮濕。

「甜不甜?」姬如玄問。

「甜!」

她又強調:「很甜。」

姬如玄繼續喂她吃粥,不厭其煩地重複同一個動作,直到一碗粥見底了,他又端了淡鹽水,伺候她漱口,取了五香丸讓她凈口。

吃了東西後,姜扶光身上有了些許力氣,胸悶氣短,暈眩乏力的感覺緩和了許多。

她靠在迎枕上:「再等五日,如果新安縣雨水不停,徽港潮訊不退,我就動身前往杭州郡,親自督導防洪治水、救災賑民之事。」

「陛下自會派有經驗的監察史前去,你又何必辛苦這一遭?」姬如玄見她面容憔悴,心疼得要命。

「別人去,我不放心。」大約是熬了一整夜,她喉嚨里很不舒服,嗓音暗啞,「新安縣是兩縣合併,歷年就是人口稠密之地,加上附近幾個縣區,人口高達一百多萬,更是南朝桑蠶、絲織、糧食的重要產地,倘若洪災肆掠,奸商趁勢而起,行低買高賣這等,兼并土地之惡行,後果不堪設想。」

歷年天災人禍,土地兼并諸惡橫行,百姓沒了田地,就要租種有田人家的田地,勞動成果會被剝削,官商勾結,貪官污吏橫行,富戶手中掌握了大量資源,就能控制當地商貿發展,控制國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