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前途可期

正文卷

第483章 前途可期

被杜祐謙隱晦而高明地警告後,昭顯廣德真君再不敢有什麼小心思,更不可能再試探了,老老實實地招待。

而杜祐謙也沒和他多說什麼,如果昭顯廣德真君聊到那些大佬的話題,杜祐謙連那些大佬是誰都不知道,雖然可以用話術,但言多必失,沒必要增加風險。

等到鄧茂玉被帶到他面前,恭恭敬敬地磕頭喊「師父」,杜祐謙就帶著人飄然離去了。

接到小猴子後,杜祐謙倒也沒急著離開這片湖區,而是接了猴子之後,好好領略了一番這邊的風土人情。

然後給鄧茂玉講解他即將散功重修,所要修鍊的新功法。

沒錯,杜祐謙給他準備的,是《太上洞真九轉九變舞天經》。

你一個天靈根修士,不修鍊這個,還想修鍊什麼?

並不是說《太上洞真九轉九變舞天經》就比別的「經」級功法強悍一點。

杜祐謙倒不至於那麼幼稚。

《太上洞真九轉九變舞天經》是比別的「經」級功法強悍了太多太多!

評價一門功法的維度,是多方面的。

包括修鍊這門功法所能達到的高度,領悟和修行的難易程度,與各種靈根的契合程度,修行的速度,附帶的法術、通過功法有可能領悟的神通的強度,對肉身、神識和法力的增長等。

《太上洞真九轉九變舞天經》無疑是杜祐謙所知的,最難修行的功法。

沒有之一。

哪怕是《太素至情經》,修行難度也比《太上洞真九轉九變舞天經》小得多。

不要低估杜祐謙的見識,他接觸過的「經」「決」級功法數量之多,恐怕是任何人都難以想像的。

如此艱難,需要反覆散功九次,總共九轉才能修行到步虛的功法,這世上能修鍊的人太少,太少。

若它不是足夠強,那誰修鍊它啊。

真以為修行者都是喜歡玩只狼時雙難10+1三禁的自虐狂嗎?

若是修鍊較難的功法,和修鍊容易的功法,最終能成就的高度一樣、鬥法能力沒區別、肉身神識乃至法力的增長也差不多……

誰腦子有病才會選擇修鍊較難的功法!

就算較難修鍊的功法在煉成之後強一些,但是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考慮到自己的壽命限制,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容易的功法。

但是啊,但是,如果是天才呢?

如果是靈根、悟性俱佳的天才呢?

對於這些真正的天才,所謂較難修鍊的功法……也就那麼回事。

就像是學霸和普通人一起考試。

考題容易,大家都能拿一百。

考題如果難一點……學渣想考試及格都難,而學霸,還是拿一百。

需要反反覆復九次散功,九轉之後才能繼續往前突破到步虛境界的功法,一般人是絕不會選的,壽命經不起折騰啊!

但是對天靈根、悟性又極佳的修士而言,這樣的功法簡直就是為自己量身打造。

修鍊那些難度較低、但是上限也較低的功法,簡直是對他們天賦的無情浪費。

鄧茂玉自然是想得通的人。

他只是顧慮著,自己的年齡已經接近百歲,若是散功重修,而且修鍊的又是難度如此之高的功法,壽命方面,來得及么?

「自然是來得及的,」杜祐謙告訴他,「你現在散功重修,為師有秘術,可以讓你的精氣神不至於全數散逸。以伱的資質,重修之後的十幾年時間,就足以結丹了。而修鍊《太上洞真九轉九變舞天經》再散功重修的時候,你結丹境界帶來的壽命,並不會受到影響。反覆結丹幾次,對你來說,也不過是幾十年的時間。」

鄧茂玉其實沒有這樣的自信,但師父既然這麼說了,他也只能相信。

杜祐謙還真不是拿鄧茂玉做實驗。

此子是極為難得的風、雷雙天靈根,好像還是某種聖體,杜祐謙很期待他成長起來之後,會是什麼樣子。

而且風、雷雙靈根,是公認最擅長鬥法的靈根之一,比宇、宙靈根也就差了那麼一丟丟。

只要將來多領悟幾種風、雷屬性的神通,做到同階無敵,是不會太困難的。

當然不能和杜祐謙比,杜祐謙是掛壁。

杜祐謙現在有兩門神通正在領悟中,一門是宇、宙屬性的神通,一門是瘟疫神通,一旦領悟,那麼即使遇到和化神修士單挑的場合也不帶怕的了。

杜祐謙結丹時,就有十足的把握斬殺元嬰修士。

現在到了元嬰中期,卻還只能說「不怕化神修士」,這並非是他變弱了。

而是越到後面,境界的差距越是難以用秘術、神通、斗劍能力來彌補,越階戰鬥是越來越難。

每往上一個台階,對於大道的理解都會更深,哪怕是同樣的神通,用來都有化腐朽為神奇之感。

天才的築基修士斬殺結丹、天才的結丹修士斬殺元嬰,雖然罕見,但還是時有發生。

元嬰逆斬化神?

杜祐謙到人間界這麼多年了,也看了那麼多典籍、聽別人聊了不少八卦,可卻是從未聽說過這種事。

~~~~~~~~~~~~

在找到合適的地方之前,杜祐謙並不打算讓鄧茂玉馬上散功。

他們在這湖區的各個島嶼流連一番,見識這裡的風土人情。

然後上了飛舟,一路向東。

在路上,杜祐謙有時會繼續給鄧茂玉講解《太上洞真九轉九變舞天經》,有時會給他講講陣法。

鄧茂玉在陣法上的天賦,很可能還要高於杜祐謙。

但這也沒什麼好羨慕嫉妒的,杜祐謙以前遇到過不少在陣法、煉器、煉丹、傀儡、符籙等方面,天賦比自己高的修士。

但現在他們都死了。

終其一生,他們的修真技藝也沒能突破三階。

大部分修士,為了在壽限前突破境界,是不可能把太多精力放在修真技藝上的。

而若是在修真技藝上痴迷沉醉,雖然技藝提升很快,卻很可能會錯過修行的最佳時期,導致無法晉陞,含恨壽盡。

像昭顯廣德真君這樣的天才畢竟是極少數,能夠以化神境界,掌握三門六階技藝,怪不得,人聯北宸閣會議將少澤府交給他鎮守,可謂是一方諸侯,果然是有過人之處。

可就算是他,若不突破到步虛,終究無望七階技藝。

而他能突破到步虛嗎?

機會很大,但也不是絕對。

而杜祐謙呢,就算這一世不行,還有下一世。

下一世不行,還有下下世。

終有一世能到六階步虛,然後七階合道,乃至更高。

所以杜祐謙相信,自己終有一天,能把所有的修真技藝都提升到七階,八階乃至九階。

能不斷轉世就是可以這麼為所欲為。

所以除了傳授功法和講解陣法之外,杜祐謙也花了很長時間,去了解鄧茂玉,想要確定此子的心性值得培養,能夠走得很遠。

因為,除了他這樣的掛壁,其他修士真的沒有太多犯錯的機會。

哪怕是鄧茂玉這樣的雙天靈根。

也很可能在某一次走了彎路之後,鑽了牛角尖,含恨而終。

歷史上的天靈根,也不是各個都能結嬰的。

只是結嬰機會大一點罷了。

有的是招惹了不該招惹的人,早早夭折;有的是道心不夠堅定,在路上被別的事物迷了眼、亂了心;還有的是走了彎路,鑽了牛角尖。

接觸了幾個月後,杜祐謙確定,此子在性格上沒有太大的弱點,前途可期。

下一章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