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技術難題!

正文卷

第1049章 技術難題!

下午三點,韓渝開著警車來到5號碼頭。

冬冬顧不上再跟師傅們檢修拖輪,跳上岸欣喜地問:「二舅,你是來找我的?」

「上車,帶你去開開眼界。」

「開什麼眼界?」

「去了就知道了。」

「我先洗個手。」

「抓緊時間。」

「是!」

冬冬回頭跟拖輪隊的師傅們打了個招呼,跑到水龍頭邊用肥皂洗乾淨手,連衣裳都顧不上換,就這麼穿著韓渝在走私犯罪偵查支局工作時穿的查驗服,拉開車門鑽進副駕駛。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菡菡是個女孩,韓渝對女兒的期望並不高,只希望女兒能快快樂樂、平平安安,反而對冬冬這個外甥期望很高。至於潯潯,雖然是親侄子,可能因為在一起的時間很短,並且潯潯還小,一樣談不上期望。

他扶著方向盤一邊開車,一邊笑問道:「全迴轉拖輪好開嗎?」

「感覺跟開挖掘機差不多,沒方向盤全靠手柄操作,剛開始真不習慣,現在感覺還好。」

「戰鬥機一樣沒方向盤,一樣是靠手柄操作的。」

冬冬一臉尷尬地說:「舅舅,我一直在學理論知識,到現在都沒上過飛機。」

韓渝好奇地問:「有沒有見過?」

「見過啊,天天見,可都是老飛機,而且是老式的教練機。」

「不著急,慢慢來。」

「我擔心被淘汰,領導說前幾屆的淘汰率很高。」

想成為飛行員比成為引水員都難,對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的要求太高。好不容易招上飛,搞到最後卻成不了飛行員,想想就尷尬。

韓渝能理解外甥的心情,笑道:「你是海軍選送去的委培生,跟那些空軍飛行學員不一樣。他們如果考核不過關只能分流去學機務,你有退路,既可以去海軍航空兵學院學開直升機,也可以去海軍的艦艇學院學艦船駕駛或者輪機技術,沒什麼好擔心,只要儘力就行。」

這就是有「關係」的好處,至少比人家多好幾個選擇。

冬冬禁不住笑道:「舅舅,其實我沒想過學開固定翼飛機,剛開始就想著學開直升機。」

他爸在東海打撈局干過。

打撈局從國外引進了兩架直升機,他就是在打撈局看到直升機才想當飛行員的。

韓渝不由想起深正艦的直升機飛行大隊,很認真很嚴肅地提醒道:「冬冬,我雖然不會開直升機,但我見過艦載直升機,也跟艦載直升機的飛行員聊過。人家說駕駛艦載直升機不比開噴氣式戰鬥機簡單,在艦上起降很危險,尤其在惡劣天氣下起降,一個不慎就會機毀人亡!」

「我知道。」

「知道就好,你爸你媽就你這麼一個孩子,別讓你爸你媽擔心。理論知識要好好學,體能訓練不能鬆懈,等將來上機訓練一定要聽教官的,必須時刻想著安全。」

「知道了。」

「不說了,再說你會嫌我煩。」韓渝不想外甥以後不搭理自己,立馬換了個話題,半開玩笑地問:「冬冬,你們學校有女學員嗎?」

冬冬下意識問:「問這個做什麼?」

「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我都跟你舅媽訂親了。如果上的是普通高校,有合適的女生,我會鼓勵你談戀愛。可你上的不是普通高校,你上的是軍校,而且是空軍飛行院校,必須把學習放在第一位,苦練飛行本領,這既是對國家負責,也是對你自個兒負責。」

都說不說了,結果還是要說。

冬冬突然想起香港電影《大話西遊》里的唐僧,正覺得舅舅跟唐僧一樣喜歡嘮叨,韓渝接著道:「更重要的是,你穿上軍裝就是軍人,要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誰也不知道畢業之後會分到哪個部隊,如果現在談了,到時候兩個人分不到一個單位怎麼辦?」

「舅舅,你放心,我暫時沒想過談戀愛,再說我們學校也沒幾個女學員。」

「真沒想過談?」

「真沒有!」

「這我就放心了,要說漂亮懂事的女孩子,多的是。等將來畢業了,我幫你介紹。再說等你真正做上飛行員,什麼樣的女朋友找不到?只要結婚了,女孩子就可以特招入伍。不像普通軍官的家屬,要符合一定條件才能隨軍,隨軍之後還很難安排工作。」

「我媽也是這麼說的,其實我真沒想過這些。」

「一心一意想著學習挺好。」

韓渝笑了笑,沒有再嘮叨。

警車沿著江邊的公路往東疾馳,轉眼間就駛出港區了。

冬冬看著路邊沒消融的積雪,好奇地問:「舅舅,我們到底去哪兒?」

「別急,你是海軍飛行學員,要沉得住氣。」

「神神秘秘的,賣關子有意思嗎?」

「有意思,哈哈哈。」韓渝打開轉向燈,把車開進一條小路。

左拐右拐,連續拐了幾個彎,警車又開到了江邊。

冬冬看著外面既陌生又有些熟悉的景色,猛然想起這是哪兒了:「舅舅,這兒是不是航運學校的碼頭?」

「我以為你不知道呢,你以前是不是來過?」

「來過兩次,忘了跟誰一起來的。」冬冬搖下車窗,看著外面想想又說道:「港區變化很大,這邊變化不大。」

「現在沒什麼變化,等過幾年變化就大了。」

「這兒要開發,要建大碼頭?」

「航運學院要搬到開發區去,等正在建設的新校區建成投入使用,老校區就要被市裡賣給開發商搞房地產,這個碼頭也要賣給一家大企業。」

航運學院碼頭有一個大倉庫,只見一輛軍車和三輛地方牌照的轎車停在倉庫門口。

韓渝剛停好車,海軍干休所代政委兼濱江海軍預備役防救船大隊政委馮青山就從倉庫里迎了出來。

「韓局,胡教授、劉教授和夏老師、王老師都在裡面。」

「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

韓渝話音剛落,冬冬趕緊上前立正敬禮:「馮政委好!」

馮青山舉手回了個禮,忍俊不禁地打趣道:「這不是飛行員么,你怎麼也來了?」

「我舅舅帶我來的,馮政委,我還不是飛行員,我現在是飛行學員。」

「等畢業了就是飛行員,我對你有信心。」

冬冬是98抗洪搶險時突擊隊年紀最小的戰士,馮青山對他印象深刻,拍拍他胳膊,帶著他和韓渝一起走進大倉庫。

濱江航運學院航海系的夏老師、王老師,防救船大隊參謀長錢世明、政治處主任秦衛全,隆盛船業的「少東家」楊斌和總工程師黃運喜,陵海水下工程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龐興敏,正跟馮青山從海軍工程學院請來的兩位教授,參觀一個巨大的、銹跡斑斑的救生鍾。

韓渝跟兩位教授寒暄了一番,問道:「胡教授,劉教授,你們之前有沒有見過這傢伙?」

「別看我們是搞裝備研究的,可這傢伙我們以前還真沒見過。」

「感覺怎麼樣?」

「七十年代研製的裝備,而且是摸著石頭過河研製的,不看圖紙和參數都知道技術不夠成熟。」

胡教授話音剛落,劉教授就蹲下身摸摸救生鐘下沿,凝重地說:「密封性直接關係著安全性,能看得出來,這傢伙的密封性堪憂。」

「黃工,你怎麼看?」韓渝轉身問。

陵海水下工程公司的總工程師龐興敏猶豫了一下說:「水下對接全靠潛水員,體積這麼大,重量肯定不會輕,想靠潛水員在水下調整位置和角度難度不小。如果在江里對接還好說,但要在風高浪急的海里對接,能安全對接上真是一個奇蹟。」

「儘管這個救生鍾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它填補了海軍援潛救生裝備的空白,至少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

韓渝走上去撫摸著銹跡斑斑的救生鍾,接著道:「相對水面和水下艦艇,升級改造援潛救生裝備的迫切性要靠後,所以我們才有機會承擔如此重要的研發任務。市委市政府對我們的援潛救生項目很重視,之前答應我們的兩百萬經費已經到賬了,接下來就看我們的了。」

馮青山微笑著補充道:「胡教授、劉教授,各位老師老總,除了市裡支持的兩百萬,我們大隊也籌集了五十萬資金,東海艦隊首長更是從寶貴的軍費中擠出了二十萬,打到了我們干休所的賬上。」

有經費就好辦!

胡教授很高興能參加這樣的科研項目,不禁笑問道:「韓大,馮政委,你們打算怎麼升級改造?」

「這個救生鍾只是樣品作為參考,它已經服役了近二十年,不具備升級改造的價值,我們打算先在其基礎上進行設計,等設計方案出來進行論證,最後再建造。」

「大概思路有沒有?」

「有。」

韓渝結合當年參加轉運大鯊魚的經歷,以及這半年收集的各方面資料,簡單介紹了下升級改造的思路。

比如在新型救生鐘上加裝水下電視監控系統,同時在母船上加裝水下測繪設備,利用這些年湧現的新技術,儘可能減少潛水員在水下的工作量,進而降低援潛救生危險等等。

救生鐘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放到水下,扣在發生故障的潛艇上方,利用密封技術與潛艇上方的艙門進行對接,然後打開艙門對困在潛艇里的艇員進行救援。換言之,只需要解決密封問題。

相比之下,怎麼才能在惡劣天氣下,讓救生鍾安全與潛艇對接才是難題。

兩位教授一致認為防救船大隊的思路沒問題,正看著圖紙和實物討論,韓渝補充道:「差點忘了,我們正在研發的新裝備,將來不只是要承擔援潛救生任務,也要能承擔救援失事民用船舶的任務,所以要考慮到救生鍾能與貨輪或客輪的船體對接,並且救生鍾內部要具備對失事民船的船體鋼板進行切割的能力。」

「軍民兩用?」

「都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新型救生鍾研製出來之後,海軍這邊可能幾十年都用不上,我們不能讓這樣的裝備閑置。而且,市裡也出了研發經費。」

「韓大,如果只是救援潛艇,新型救生鐘的設計要容易的多,畢竟海軍現在裝備的潛艇就那麼幾個型號。想讓它軍民兩用,那這個設計難度就高了。且不說民船的船型多,就是同一條船,船底和側面船殼的弧度都不一樣。」

胡教授很認同劉教授的觀點,強調道:「甚至連船底前部、中部和尾部的形狀、弧度都不同,想讓救生鍾像章魚那樣牢牢的吸附上去不是一件容易事。」

「鹹魚,我們還要把船底的海生物考慮進去。只要是海船,船底都會有藤壺之類的貝殼。海輪進塢大修時,光靠高壓水槍都沖不掉,要用人工去鏟,清理掉的海生物能用卡車裝。而救援就是搶時間,在水下怎麼清理?」

「再就是要在水下切割船板,只有把船板切開才能打開一個救生通道,可在水下怎麼切割?救生鍾里有救援人員,必須打氧氣,在救生鍾里從事氣割肯定不現實,難道用切割機切?」

「用切割機切割鋼板那有得切呢,等把船體切割出一個洞,黃花菜都涼了!」

……

在倉庫里的都是行家。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一連提出了十幾個技術問題。

這些技術難題韓渝都考慮過,見專家老師們提了出來,一臉不好意思地說:「所以我們要組織技術攻關,要解決這些難題。」

「韓大,這不是攻關一個技術難度,而是要攻關一系列技術難題!」

「胡教授、劉教授,就是因為難,我們才請您二位專程過來的。」

兩位教授被架上去下不來,只能苦笑道點點頭繼續研究,打算把存在的一系列技術難題進行分解,再想辦法去請有條件、有實力的單位幫著解決。

冬冬看得目瞪口呆,終於知道舅舅想做什麼了。

同時又很激動,要知道援潛救生項目雖然「冷門」,就算能成功解決那一系列技術難題也不一定能用上,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需要用怎麼辦?這個技術必須要有,新型裝備必須要研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