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集思廣益!

正文卷

第645章 集思廣益!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這不只是一句口號。

陵海預備役營能有現在的規模,靠的是「入股」單位團結一心。能有現在這樣的戰鬥力,靠的是集體智慧。

正因為如此,每到在楊柳段施工的人員交班吃飯,或外出執行搶護任務的人員回來吃飯的時候,韓渝都要請葛局接管「調度權」,他則帶上筆記本去借官兵們吃飯的機會,聽取參戰官兵們對於搶護工作的意見。

個個都有任務,施工機械更是二十四小時連軸轉,想召集全體人員開大會既不可能也不現實,只能通過這種方式集思廣益。

何幹事就是上級派來記錄應急搶險突擊隊搶險過程的,每次韓渝跟參戰官兵聊天他都會參與,並且都要記錄。

戰士們之前可能有些放不開,經過兩三次聊天,現在發言都很踴躍。

韓渝剛鼓勵了兩句,一個戰士就舉手道:「韓營長,既然我們現在修築的是安全區,那就應該考慮方方面面的安全。」

「具體應該考慮哪些方面的?」

「比如我們正在砌的沙袋牆,不能砌到堤頂就完事。」

小戰士舉著筷子指指三台壓路機正在反覆碾壓的「大平台」,說道:「安全區十幾米高,我們往上砌沙袋都要系安全繩。如果人站在上面,站在邊上,一不小心掉下去怎麼辦?」

韓渝點點頭:「有道理,繼續。」

「現在有的是編織袋,我覺得我們應該多灌裝、多綁紮點沙袋籠,沿著安全區的四周壘一道牆,相當於護欄,但看著像古時候的城牆。只要有道牆擋著,將來如果再發洪水,附近老百姓來安全區躲避,就不用擔心會掉下去了。」

「韓營長,壘牆的沙袋不只是能起到防止群眾不小心掉下去的作用。如果將來再發洪水,水位比第二次洪峰時高肯定要壘子堤,也就需要大量沙袋,到時候就可以直接來安全區拆『護欄』的沙袋!」

「有道理,你們的這個建議非常好,你叫什麼名字?」

「報告韓營長,我叫劉小軍。」

「你呢?」

「我叫許可俊。」

「何幹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麻煩伱記一下。」

「是。」

「李營長,既然是好建議我們就要採納,請你組織實施。」

「是!」

……

建議能被上級採納,並且能被何幹事記下名字,這比做一百件好人好事都強,說不定能被嘉獎,入黨也不是沒有可能。

劉小軍和許可俊樂的心花怒放,趕緊放下飯盒給韓渝、何幹事和營長敬禮。

部下爭氣,李守松很高興也很有面子,笑看著眾人道:「同志們,現在就是在開諸葛亮會議,有好想法、好點子趕緊說,只要有利於搶險,有利於提高搶護效率,韓營長都會採納,何幹事也都會記下來。」

剛灌完漿回來的杜源很想提意見,可想到自己跟戰友們不一樣,自己正在出公差,要聽「駐港部隊」首長和老班長們的,如果提意見「駐港部隊」的首長和老班長們會不會不高興……

小瓦匠不多。

韓渝對他印象深刻,見他欲言又止,指著他笑問道:「杜源,你有沒有好的建議。」

「我……我……」

「我什麼我,韓營長工作那麼忙都來不恥下問,你有什麼就說什麼,不許扭扭捏捏!」

「是。」

杜源定定心神,小心翼翼地說:「韓營長,我覺得我們現在灌漿搶護開裂險情的效率可以再提高點,用的泥漿也不行。」

灌漿搶護開裂險情對陵海預備役營而言一樣是新鮮事物,來此之前不只是沒搶護過,甚至都沒見過。

從老家來的水下工程公司技術人員,在搶護船舶水下部分和水下鋼筋混凝土建築方面的經驗豐富,但從來沒玩過泥巴,對灌漿搶護開裂的大堤不是很在行。

術業有專攻。

小夥子參軍前是泥水匠,他干這個確實比別人專業。

韓渝笑看著他道:「說具體點。」

「首先是泥漿,我們都是現場挖、現場找水拌的,土裡有好多雜質。土跟土也不一樣,有些土粘,有些土沙,反正是有什麼土挖什麼土,拌什麼樣的泥漿。太沙的土拌的漿子灌下去,效果肯定沒粘土灌下去好。」

杜源舔舔嘴唇,接著道:「而且搶護開裂險情不是灌一次漿就可以的,前天灌了今天還要灌,明天可能要接著灌,每次用的漿子都不一樣,幹了之後很可能粘不到一塊去,表面上看裂縫堵住了,可裡面會有斷層,時間一長又會開裂。」

這小子玩泥巴玩出水平了!

李守松和何幹事下意識看向韓渝,想知道韓渝會如何評價。

韓渝一樣倍感意外,沉吟道:「小杜,你說的有道理,你認為怎麼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韓營長,我在老家幫人家砌磚蓋房子,在拌水泥漿的時候還要先把黃沙篩一下呢。我認為想真正把漿子灌下去,讓灌下去的泥漿發揮作用,要先找最合適的土,用篩子先篩一遍,把裡面的雜質都篩掉,再用乾淨的、沒有水草和爛葉子的水拌。」

「接著說。」

「土越細膩越好,我看過這邊的土質,也不能全用粘土,畢竟灌下去,等幹了,是要跟大堤變成一體的。韓營長,我不太會說話,反正是用的土要跟大堤的土質一樣。」

這直接涉及到險情搶護!

這比在安全區四周壘一道「城牆」重要多了。

包括李守松在內的所有官兵都被震撼到了,不敢相信「小泥水匠」竟一套一套的,說的韓總指揮都在拿筆記。

「好,繼續。」

韓渝放下筆,用鼓勵的目光看向杜源。

杜源心想說都說了,沒必要再藏藏掖掖,接著道:「我們現在的灌漿孔是直接打下去的,跟打樁差不多。鋼管那麼粗,就這麼打下去會影響大堤結構,而且每次打下去都要拔出來清理鋼管里的土,很麻煩。」

「那怎麼打孔?」

「不能再打孔,應該鑽孔,用長長的小鑽頭往堤里鑽,鑽孔有兩三公分粗就夠了。要在裂縫周圍多鑽點,最好每隔二三十公分鑽一個灌漿孔。不過我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鑽頭,就算有怎麼往裡灌又是一個問題,現在的灌漿泵那麼大,灌漿口那麼粗,去哪兒找小管子,找到小管子又怎麼往灌漿泵口接。」

「鑽頭、灌漿管和怎麼連結灌漿泵,我讓機修分隊想辦法,我相信肯定有辦法的,你繼續。」

「灌好漿,等漿子幹了,那些鑽孔和裂縫都要封口,封口的漿子最好加點水泥。」

「封口確實很重要,小杜,現在還有個問題,我們搶護了,可我們怎麼知道灌漿搶護有沒有起到作用呢?」

「這簡單,只要是漏水滲水的都好檢查。」

「怎麼檢查?」

「潛水分隊不是先把水下的裂縫堵上了么,等我們灌幾次漿,等灌下去的漿子都幹了,再請潛水分隊的首長下去把堵縫的泥清理掉,往水裡多倒幾瓶墨水,我們在堤上和堤後面看,只要有黑水就表示還有地方沒灌到漿,看不到黑水滲出來就表示灌漿起了作用。」

「就算是下雨天都能檢查出來。」

「是的,只是有點廢墨水,一瓶肯定不夠,江水是流動的,要往水裡倒好多墨水。」

高手在民間啊!

韓渝意識到自己遇到了人才,笑看著他問:「那怎麼才能提高灌漿搶護效率呢?」

杜源指指錨泊在江上的船:「這邊的大堤土質都差不多,我們可以在這附近多挖點、多篩點土,像灌沙袋那樣先用編織袋灌好裝船。船上有好幾個艙,可以一個艙裝土,一個艙裝乾淨的水,一個艙用來攪拌泥漿。」

韓渝笑問道:「多準備點深加工過的土和乾淨水,到搶護現場再攪拌?」

「泥漿其實跟水泥漿一個道理,拌早了容易干。」

「繼續。」

「如果灌漿管能改成小管子,能接到灌漿泵上,可以把灌漿泵和柴油機也搬上船。開到要灌漿搶護的地方,等孔鑽好了直接在船上開機器灌,用不著再把灌漿泵和柴油機搬上岸。」

杜源想了想,又強調道:「韓營長,灌漿跟干別的不一樣,不是灌一次就好的,我估計搶護一個開裂險情,少說也要灌三四次,要分成好幾天灌,想提高效率只有這麼干。」

人才啊,必須重用!

韓渝權衡一番,起身道:「杜源同志,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我們應急搶險突擊隊灌漿分隊的分隊長!我給你找一條自航船,也就是有動力的船。給你配一個經驗豐富的駕駛員和一個船員,再給你配一個機修人員。」

「韓營長,我是新兵,我做不了分隊長……」

「我說你行你就行,並且你確實很行!」

韓渝走過去拍拍他胳膊,隨即回頭問:「李營長,何幹事,你們認為呢?」

「駐港部隊」的分隊長不是項目經理就是正式幹部,要麼是技術大拿,小泥水匠怎麼能做分隊長!

李守松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正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何幹事就笑道:「我沒意見。」

「李營長?」

「我……我也沒意見。」

「既然你也沒意見,那就請你在組織灌裝打包沙袋時,協助杜源同志篩選、灌裝乃至搬運他所需要的土。」

「是!」

「李營長,截止半個小時前,光安公這邊的干堤和河堤就出現了幾十處開裂,也就是說灌漿分隊接下來的搶護任務會很重,他需要的土是優先順序的,你這邊必須保障到位。」

「明白。」

「杜源同志,走,我帶你去找機修分隊的同志。抓緊時間想辦法,看看怎麼才能儘快完成灌漿泵的改裝。」

「是!」

……

有沒有搞錯,「泥水匠」竟真成了分隊長!

132團的官兵面面相覷,直到韓渝帶著杜源走遠了,他們都沒回過神。

「同志們,看到沒有,只要有好點子、好辦法,上級都會採納。希望大家以杜源為榜樣,在執行上級交辦的任務同時要開動腦筋,要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不光顧著傻干。」

何幹事揮舞著胳膊,抑揚頓挫地說:「當然,杜源同志有杜源同志的專業優勢,他能想到的好辦法、好點子,我們肯定想不到。但我們可以想別的,比如劉小軍同志和許可俊同志,他們剛才提出的建議也很好,上級也採納了。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劉小軍同志和許可俊同志表示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