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熱情接待

正文卷

第470章 熱情接待

柳下河畔,新庵市武裝部民兵訓練基地,現在是一個規格很高的專案指揮部駐地。

涉稅案件,牽涉很廣。

上級決心很大,要求打上家,抓下家,展開全鏈條打擊!

新庵市公安局柳下派出所長寧益安兼專案指揮部後勤組長,在負責後勤的同時負責查處涉及濱江七個區縣的案件。

接到部下的電話,寧益安趕緊找高亞麗了解情況,隨即聯繫思崗縣公安局良庄派出所教導員陳維民。

陳維民沒想到竟會遇上這樣的事,緊握著電話問:「那個分局長認識盧書記?」

「人家去年去你們所里參觀過。我剛問過小高,小高說是老盧陪人家去。」

寧益安回頭看看正在忙碌的高亞麗,補充道:「人家認識老盧,認識你們良庄的焦書記。想幫著辦取保候審的那個船廠負責人正投資興建一個新船廠,新船廠的工程是你們良庄建築站做的。」

去年撤鄉建鎮前後,好多從良庄走出去的幹部回來了。

當時「西部大開發」剛啟動沒什麼看頭,全良庄變化比較大的就是有了派出所,老盧又喜歡顯擺,於是一撥接著一撥的領著人家來所里參觀。

至於建築站正在做的那個船廠工程,不用問都知道是老盧通過在外地工作的良庄部隊軍官或地方幹部幫著聯繫的。

老盧雖然不再是良庄的一把手,但對良庄的影響力依然在。

良庄的老幹部只聽他的,剛改制的那幾個集團一樣聽他的,連韓所對他都很尊敬。

陳維民打死也不敢招惹老盧,連忙道:「寧所,我負責伱們那邊的案子,你負責我們這邊的,該怎麼查處就怎麼查處,你用不著問我。」

「公事公辦容易,別說一個分局長,就算陵海公安局長也不敢不配合!現在的問題是人家認出了小單,我要是讓小單把涉案人員抓回來,小單以後怎麼回老家,小高以後又怎麼回娘家?」

得罪老盧,後果很嚴重。

正如老寧所說,小單要是不幫在外工作的良庄老鄉這個忙,以後回良庄真會被人戳脊梁骨,連小單那個當村支書的大伯都可能會跟小單斷絕叔侄關係。

讓人更頭疼的是,良庄建築站居然在做那個船廠的工程。

那個船廠真要是倒閉了,建築站拿不到工程款,老盧真可能會讓汪總召集一幫民工來所里要工資。

陳維民不想良庄派出所全體民警被良庄的企事業單位孤立,苦笑著問:「寧所,你明知道小單是濱江人,為什麼讓小單帶隊來我們濱江辦案?」

「什麼濱江人,你覺得你是濱江人嗎?良庄人連思崗都不認,怎麼會認什麼濱江。再說陵海離良庄一百多公里,誰能想到小單跑那兒去都能遇上良庄人!」

「那現在怎麼辦?」

「我這不是在問你么,老陳,其實我無所謂,老盧再牛他也管不著我,我是在替你們考慮。」

「我知道,要不我打電話問問韓所。」

「別打了,打不通。」

「你聯繫過?」

「我剛打過。」

案子太多,真查不過來。

老寧這些天都沒休息好,揉著眼睛呵欠連天地說:「他在外面辦大案抓大魚,我們負責辦家門口的小案,抓附近的小魚小蝦。就算現在能聯繫上,我們也不能因為這點事讓他分心。」

陳維民沉吟道:「這倒是。」

老寧權衡了一番,接著道:「實在不行就賣個人情,讓那個船廠的負責人和財務辦取保候審,反正看守所這幾天人滿為患,把人帶回來都不知道往哪兒關。」

這鄰居果然是個老狐狸。

說是賣在陵海公安局工作的那個良庄老鄉一個人情,又何嘗不是賣一個人情給良庄派出所,畢竟這事如果處理不好,良庄派出所接下來的日子不會好過。

陳維民暗罵了一句,提醒道:「寧所,等查處到良庄這邊幾個企業的負責人時,千萬別讓小單再出面。」

「我知道。」

「謝了。」

「這有什麼好謝的,又不是外人。」

……

與此同時,陵海公安局長周慧新正在打電話問情況。

韓渝簡單彙報了下,也好奇地問:「周局,你有沒有打聽到什麼消息?」

「打聽了一圈,發現這事很蹊蹺。」

「怎麼蹊蹺?」

「安樂公安局的那個朋友不知道新庵公安局來我們濱江查處虛開增值稅發票犯罪的事,只知道思崗公安局這幾天跑他們轄區到處抓人,抓的也是虛開增值稅發票的企業負責人。」

「新庵公安局跑我們這兒抓,思崗公安局跑他們那邊去抓!」

「所以說這事很蹊蹺,他們兩家十有八九是串通好的,都知道查自個兒轄區的案件查不下去,乾脆請你來我這兒查,我去你那邊查。」

韓渝哭笑不得地說:「他們真會玩!」

周慧新笑不出來,咬牙切齒地說:「思崗公安局這是窮瘋了,居然勾結外人來搞我們。不好好發展經濟,就知道搞這些歪門邪道。」

思崗經濟發展的是遠沒陵海好。

值得一提的是,濱江的七個「小夥伴」並不團結。

南三縣一向瞧不上北三縣,確切地說不是瞧不上,而是從來沒正眼瞧過。

比如陵海人,腦子裡根本沒思崗、皋如和東如三個兄弟縣這一概念,只會往南走,不會往北去。

南三縣和北三縣內部一樣不團結。

因為方言和地緣的關係,南三縣中陵海和東啟走得比較近,有什麼事都去東海,有出息了更要去東海,開口閉口都是東海,面對這兩個總想投奔東海的「不孝子」,濱江真的很頭疼。

長州因為離市區近,連機場都建在他們那兒,據說長江大橋都要建在他們那兒,整個一左右逢源的「牆頭草」,雖然跟陵海、東啟一樣心裡巴不得併入東海,但總是跟濱江眉來眼去。

北三縣的皋如由於有一點長江岸線,離濱江市區也比較近,並且成功地從縣變成了縣級市,不太願意跟思崗和東如小老弟玩,甚至不認為自己屬於北三縣,但事實上他就是北三縣。

陵海、東啟不願意跟他玩,連長州那個牆頭草都不願意帶他玩。

要不是老丈人的老家在思崗,韓渝這輩子也不太可能會去北三縣。

局長提到思崗窮,韓渝突然想起件事:「周局,聽說我們陵海以前的謝書記調到思崗去了?」

「什麼聽說,他平調去思崗快兩年了。」

「既然在查處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這件事上,思崗公安局十有八九是跟新庵公安局串通好的,能不能找找謝書記,請謝書記跟思崗公安局打個招呼。」

「我跟他又不熟,怎麼找。」

「葉書記和錢市長應該跟他很熟。」

「他們是很熟,但葉書記和錢市長不可能去找他。」

「為什麼?」

小夥子還是年輕。

周慧新回頭看看身後,解釋道:「他從陵海調到思崗,看似平調,其實跟降職差不多。畢竟我們陵海是縣級市,思崗只是縣,而且陵海經濟不知道比思崗好多少。」

韓渝低聲問:「就算葉書記找他,他也不會幫這個忙?」

「我估計他不會也不敢這個忙,說好聽點他做事四平八穩,說難聽點就是沒魄力。」

周慧新不想再聊陵海以前的一把手,立馬換了個話題:「思崗公安局胳膊肘往外拐,做事不地道。但具體到這個案子上,真讓我有點刮目相看。居然劍走偏鋒,組建什麼經濟犯罪偵查中隊。」

韓渝一樣很佩服,感慨地說:「思崗公安局有高人。」

「也可能是跟新庵公安局學的,他娘的,兩個二十齣頭的民警就能帶著兩個協警跑我們轄區來辦幾十甚至上百萬的大案,我們還要提供協助,全力配合。」

「這種案子專業性太強,只有年輕的有文化的年輕民警能偵辦。老同志文化程度普通不高,哪會懂這些。」

「我們也要組建經濟犯罪偵查隊伍,不然太被動。」

「周局,我們局裡有懂這些的人嗎?」

「沒有我們可以培養,甚至可以出去挖。再說不就是會計么,我們局裡有好幾個會計。」

「周局,我剛才看了一眼人家編的辦案指引,人家查的帳跟我們局裡的流水賬不一樣,跟天書似的根本看不懂。」

「張蘭應該能看懂吧。」

「我估計她一樣看不懂。」

看來這方面的專業性確實很強。

周慧新沉思了片刻,淡淡地說:「鹹魚,你先跟你岳父的那個小老鄉談,別光顧著談吳老闆的事,如果對方鬆口,就連同另外十二家企業的負責人和財務一起談。」

韓渝哭笑不得地問:「怎麼談?」

葉書記已經收到了消息,馬上回來和錢市長一起召集公安、國稅、司法、計委、經委等部門負責人開會。

葉書記和錢市長現在真是經濟挂帥,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能想到接下來市領導要研究什麼。

周慧新再次回頭看看身後,笑道:「剛才我也給崇港分局、開發區分局和長州公安局打過電話,原來新庵的這幫人是從市區一路抓過來的,崇港分局和開發區分局沒什麼壓力,反正他們在市局眼皮底下,遇到事都可以往市局推。

長州公安局的日子不好過,長州公安局的計局見勢不妙,借口去省廳開會跑了。政委和幾個副局長跑不掉,被市領導叫去罵的狗血噴頭。

我們不求別的,只要能幫涉案的企業負責人和財務爭取到取保候審,爭取到資金賬戶不會被凍結,確保企業的正常運營,我們就可以跟葉書記和錢市長交差了。」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只要能做到涉案人員取保候審和企業資金不被凍結這兩點,市領導確實不好再埋怨公安局,畢竟那些企業確實涉嫌違法犯罪。

可局長說的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韓渝苦笑著問:「一共十二家?」

「包括吳老闆的船廠一共十三家,鹹魚,你大膽的跟他們談。葉書記、錢市長和沈市長對企業有多重視你是知道的,只要能達到目的,花點錢還是作出點讓步之類的都好說。」

「可是……」

「沒什麼可是,葉書記回來了,我要去開會,我等你的好消息。」

……

掛斷電話,回到小會議室。

單曉俊也接到了上級的指示,微笑著走了進來。

「單隊,你們領導怎麼說?」

「韓局,我們領導原則上同意了,不過需要你們分局擔保。」

「擔保沒問題。」

韓渝稍稍松下口氣,一邊招呼良庄老鄉喝茶,一邊笑問道:「單隊,聽說我們陵海的涉案企業一共十三家?」

「是的,」單曉俊拿起手機看看時間,抬頭道:「我們專案組人手不夠,我是先頭部隊,大部隊最遲明天早上應該能到。」

剛保下兩個,局長又讓保另外十二家的二十幾個涉案人員,真不知道怎麼跟人家開口。

可要是不開口不幫著爭取,局長就要跟長州公安局的計局一樣跑路,孫政委和李局接下來的日子會很難過。

韓渝絞盡腦汁想了想,托著下巴道:「單隊,你和你的同事偵辦的是大案,把人和證據帶回去只是開始,接下來少不了調查取證。」

「是的,我們有專門的證據組,對證據的要求非常高。」

「新庵離陵海太遠,左一趟右一趟跑多麻煩,把寶貴的時間都浪費在路上,而且總這麼來回跑不安全。」

「這是沒辦法的事,這段時間稍微好點,前段時間是全國各地跑。」

「太辛苦了。」

「不辛苦,這是我們的工作。」

鋪墊的差不多了,韓渝摸摸嘴角,放下胳膊敲著桌子說:「單隊,雖然公私要分明,但我也算半個良庄人,你幫了我大忙,我也要幫你做點什麼,不然將來盧書記問起來我都不知道怎麼跟他解釋。」

單曉俊急忙道:「韓局,我們什麼都有,不需要麻煩你。」

「我知道你們有車有經費,辦這麼大的案子經費肯定不會缺,我是說總這麼左一趟右一趟太麻煩也不安全。要不這樣,我給你們安排個地方辦案,安排專人給你們提供後勤保障!」

「韓局,你是說在你們陵海辦案?」

「你們要查處十幾家企業,沒三五天哪查得過來,陵海距新庵一百多公里,早出晚歸的這一路上誰能放心?」

韓渝指指姜海,趁熱打鐵地說:「我們去年去東廣辦過案,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沒辦法,只能請盧書記幫忙。盧書記聯繫在那邊的老鄉,人家很幫忙,我們在那邊的一切全是人家幫著安排的。你們現在來我這兒辦案,我一樣要安排。」

這番話單曉俊相信,因為老領導去年去外地抓逃犯,一樣是盧書記請在北河一個部隊做參謀長的良庄老鄉幫著安排的。

但想到自己的情況跟老領導去年遇到的情況不一樣,單曉俊連忙道:「韓局,你的好意我心領了,真用不著那麼麻煩。」

「不麻煩,除非你瞧不起我,不把我和向檸當老鄉。」

「韓局,韓大,我怎麼可能瞧不起你們,又怎麼可能不把你們二位當老鄉,主要是真不需要。」

「怎麼可能不需要,我一樣是公安,我也沒少辦案。」

韓渝不想給良庄老鄉婉拒的機會,一錘定音地說:「姚教,麻煩你立即向孫政委彙報,就說我老家幾個老鄉來陵海辦案,請政委幫我安排個清靜的地方;姜所,幫我聯繫下石教,讓他安排幾個民警,再安排兩輛車,專門協助單隊他們辦案。」

「是!」

「韓局……」

「到了我這兒就跟到了家一樣,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對了,晚上一起吃飯。建工集團在陵海有好幾個工程,我正好有陵海項目部陳經理的電話,等會兒我把陳經理也叫上。」

學弟那麼摳門,居然會請客。

韓向檸意識到應該是上級要求的,不禁笑道:「單隊,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我們每次回老家盧書記、焦書記、袁書記、馬主席和汪總他們都很熱情,每次都喊我們吃飯,你也給我們一個回報家鄉的機會。」

辦案時遇到老鄉很麻煩,可有老鄉又真好。

單曉俊是既為難又高興,一臉不好意思地說:「韓局,有地方辦案,有同行協助,不用跑來跑去,是挺好的,可這麼大事我做不了主。」

「給你們領導打電話請示彙報,順便問問你們領導,另外那十二家企業的負責人和財務能不能辦取保候審。辦一家是辦,辦十二家也是辦。我可以向我們局領導請示,由我們陵海公安局幫他們擔保。」

「都辦取保候審!」

「辦不了取保候審辦監視居住也行,反正又不影響你們偵辦。」

「韓局……」

「你先打電話問問你們領導,我覺得應該沒問題。」

「在外面辦案,沒這個先例。」

「你現在不就是在外面辦案么,你們領導要是不同意,就說是盧書記要求我熱情接待的。他們要是不信,我可以給盧書記打電話,讓盧書記跟他們說。」

「韓局,我們領導又不是良庄幹部。」

「差點忘了,你現在是新庵公安局的幹警,不過新庵緊挨著良庄,你們領導應該認識盧書記,盧書記也應該認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