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太平洋戰場形勢

正文卷

第430章 太平洋戰場形勢

2月5日是壬午年的春節,李君豪是在曼德勒的軍營中,與楊世雄、孫立人、彭雪峰等中國將軍們一起度過的。這次,他甚至提議,不用勤務兵、炊事兵,他們每人做一道菜,共過除夕。

雖然每人的手藝有高低之分,但當各式菜肴擺上桌時,各位將軍都是哈哈大笑,這麼多年了,他們也沒有吃過這麼有創意的年夜飯!

對於男人來說,一頓酒的經歷足可以讓本性不錯的人交成朋友,這天晚上就是這樣,來自國府和來自陝北的將軍們在痛飲中成了朋友——雖然還不能真正交心,但在這個異國戰場上,他們將會互相合作、並肩作戰!——

春節過後,陝北新兵開始了接受美式的軍事訓練,這次李君豪沒有用那些美軍教官們,而是派出了自己的新英格蘭營負責,他們中的美國人、英國人現在都能講一口流利的中國話,加上足夠的軍事素養和他親自指導現代戰術,足夠當教官的了。

15日,第82空降師全體人員分三批乘船全部到齊,在同古開始進行適應性訓練,李君豪特別趕過去向1.25萬官兵發表了講話,歡迎他們加入到印緬戰區的序列;晚上時,他在軍官餐廳與該師營以上軍官共晚餐,算是把中高層軍官認全了。

第二天,他又在李奇微的陪同下視察了各基層部隊,把第82空降師的運作流程了解透了!

第三天他臨走時,把這段時間加班寫出來的一本教材交給了李奇微,這是一份空降兵發展走勢和新訓練方案,讓對方如獲至寶!

——

安排好了眾人的工作之後,李君豪的注意力轉到了美軍對日軍發動的反攻作戰行動中,認真研究起太平洋戰場的戰局。

在襲擊了美國太平洋艦隊之後,日軍的海、陸軍就向南亞、東南亞各地發起了進攻。同時,為了擴大自己本土的防禦圈,日軍向西、南太平洋地區出擊,迅速掌握了這片地區的制空權、制海權,然後實行陸海軍協同作戰,取得了暫時的戰略優勢,共控制了7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多達1.5億的人口,在北起阿留申群島、南至澳大利亞、西起印度洋、東至中途島的一萬多公里的戰線上,與美國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爾中校率領16架B-25轟炸機,從哈爾西海軍中將指揮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成功轟炸東京。

杜立特空襲被稱為美國二戰的首次勝利,給日本造成的物質損失其實微不足道,但在心理上極大震撼了日本朝野。

日方損失:50人死亡,252人受傷,90座建築物被毀,物質損失320萬美元。

——

5月7日,珊瑚海戰鬥爆發,這是人類歷史上航空母艦的首次大規模交鋒。

戰鬥中,美軍擊沉了日軍航空母艦「祥鳳號」、重傷「翔鶴號」,但失去了「列剋星頓號」,並且「約克城號」也受到重創。

珊瑚海戰鬥對於阻止日本入侵澳大利亞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

在這段時間裡,美國CIA和海軍情報局、英國MI6、荷蘭情報局等盟軍情報力量密切合作,成功破譯了日本海軍的JN-25通訊系統密碼,對其下一步作戰計畫有了明確認識,但他們在得到的情報中,顯示日本海軍的下個攻擊目標是「AF」,卻無法確定此代碼是指哪裡。

當時,主持CIA工作的多諾萬和文強兩人聯絡到了在緬甸的局長,請求得到幫助。

李君豪看到這些情報後,立即斷定:這個「AF」就是中途島!而這份日本聯合艦隊的作戰計畫就是日本海軍山本五十六大將制定的「米字計畫」,其具體計畫是:先派遣一支艦隊進攻阿留申群島,在該群島的阿圖島、基斯卡島登陸,以此為誘餌,將美軍艦隊的注意力引到北面去,然後派南雲忠一指揮主力艦隊趁機奪佔中途島。作戰日期初步定在6月初。

因為李君豪在美國情報界的特殊地位,他的認定被美國海軍上下所重視。

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尼米茲上將,雖然沒見過這位年輕的國家情報總監、CIA局長、印緬戰區司令官潘森中將,但他對其事迹不少,因此非常相信其確定的這個情報。

經過慎重考慮,尼米茲決定對日軍艦隊的動向故作不知,卻下令將「企業號」、「大黃蜂號」、「約克城號」三艘航空母艦及八艘巡洋艦派往中途島。

中途島面積4.7平方公里,距美國舊金山和日本橫濱均相距2800海里,處於亞洲和北美之間太平洋航線的中途,,距珍珠港1135海里,是美國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和交通樞紐,也是夏威夷的門戶和前哨陣地。

——

在6月5-6日的中途島海戰中,日軍聯合艦隊出動了絕大部分主力戰艦,是其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行動,目的本來是殲滅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殘餘力量,佔領中途島,封鎖夏威夷。

因為美國太平洋艦隊早有準備,以一艘航空母艦、一艘驅逐艦、307名官兵和147架飛機的損失,在這次海戰中大獲全勝。

日軍的「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四艘航母和一艘重巡洋艦被擊沉,損失飛機322架(283架飛機是隨母艦沉沒),陣亡官兵3507人,包括數十名經驗豐富,身經百戰的飛行和機務人員。

——

看到這裡,李君豪知道,美國在太平洋戰場的大反攻就要開始了!

經過中途島之戰,日本聯合艦隊將會一蹶不振,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的海空作戰,這是因為日本的工業能力根本無法快速彌補損失的戰艦,會變得越來的越弱,而美國則會越來越強,此消彼長之下,結局都已經註定。

這一點看數據就知道,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工業產值90億美元,美國是2000多億美元;日本年產鋼580萬噸,美國3300多萬噸;日本石油全靠搶,美國自給有餘,還能大量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