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堵住逃兵北撤路

正文卷

第405章 堵住逃兵北撤路

3月31日下午16時,仰曼鐵路同古站被中國遠征軍200師的裝甲部隊給包圍的水泄不通,乘坐三列火車北撤的印度第36步兵師師直屬部隊和一個步兵團剛一到達,就全部傻了眼——站台兩側全是中國遠征軍的坦克、裝甲車和全副武裝的中國士兵!三列火車更是被勒令停車熄火,不得寸進。

第200師的隨軍翻譯利用車站的擴音器,向印度第36師宣讀了盟軍印緬戰區前線總指揮潘森將軍的命令,要求第36師立即掉頭回返蒙鎮駐地,否則將被視為逃兵,格殺勿論!

聞言,幾位性格傲慢暴躁的英國軍官大聲咒罵起來,更是大聲的叫囂著,要讓士兵們下車與中國遠征軍兵戎相見,還真有十幾個傢伙跳下車來……

就在這時,擴音器傳來一個聲音:「全軍預備!」接著,站台上就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槍栓拉動和坦克炮塔轉動的聲音,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的炮口、數百挺輕重機槍的槍口都對準了列車車廂,這種恐怖的景象都快把車上的英印官兵給嚇尿了!

都沒用遠征軍的翻譯再次發出警告,就有幾十名英軍官兵從列車上跑下來,直接把十幾位找事的傢伙給架回了車上。

十幾分鐘後,第36印度師的英籍師長霍克斯少將領著幾位高級軍官下車,走到站台中間的200師翻譯的向前,發出了一通質問……

得到專門命令的翻譯不為所動,直接出示了一份潘森將軍簽發、史迪威將軍附署的盟軍印緬戰區司令部命令,上面用中英文寫明:

「當前緬甸戰場上的英緬軍、英印軍、中國遠征軍、美軍都必須按照戰區司令部命令,堅守分管的作戰區域,擅自撤離者被視為逃兵,將受到軍紀嚴懲,其他部隊有權制止,如果逃兵敢於反抗,格殺勿論!」

這下,霍克斯少將等人傻了眼,有軍官還爭辯說,他們有英緬軍司令官的命令……

中國遠征軍的翻譯對此的回答是:英緬軍只是盟軍印緬戰區的一部分,必須執行盟軍司令部的命令,英緬軍司令官也不能例外!

現在的形勢比人強,霍克斯吸了口氣,拿著命令退後幾步,與那幾個高級軍官商討。最後商定,還是需要請示新任的英緬軍司令官艾爾文中將,不管其決定是什麼,他們負責執行就是!看情況,這是盟軍上層在打架,他們摻和不起。

然後,又經過一番交涉,霍克斯得到了一小時的時間,他立即回車上發報,同時讓那幾位高級軍官傳下去命令,部隊留在列車上待命,不準有任何危險行動!

回到車廂里的霍克斯立即讓通訊參謀聯絡在仁安羌的英緬軍司令部,把目前第36印度師遇到的情況報告給艾爾文中將,請求指示。

——

上午接掌了英緬軍司令職務的艾爾文中將,立即就下達了讓英印軍第17師和第36印度步兵師北撤的命令,這時正在研究英緬軍全軍撤往印度的路線,接到第36師發來的電報,他大為憤怒,立即咆哮起來,大罵中國遠征軍膽大妄為!

等他稍微平靜一下後,問身邊的參謀,這個下達命令的盟軍印緬戰區副司令、前線總指揮是誰?他怎麼有權利下這個命令?

通訊參謀立即找出了午時後史迪威將軍發來的那份電報,上面赫然寫著盟軍對美軍潘森少將的任命:盟軍遠東戰區副參謀長、印緬戰區副司令兼前線總指揮!心中嘀咕著:電報剛收到時,你這個新任司令不是根本就不重視嗎?當時還不屑一顧的說,這種任命和英軍無關,不用理會!現在抓瞎了吧?

艾爾文立即命令:去電給史迪威和中國遠征軍,對他們的行為表示抗議,要求他們立時放行英軍,否則英緬軍將武力打通北上的交通線!

對他的這個命令,一眾英軍高級軍官都表示不妥,史迪威和這位新上任的潘森將軍代表的是美國和盟軍,中國遠征軍是盟軍的一部分,英緬軍如果抗命、甚至動用武力,會破壞整個盟軍的團結,後果不是英緬軍能夠承擔的。

不久,通訊參謀回來報告說,史迪威將軍現在抱病,盟軍印緬戰區司令部的工作由潘森副司令全權負責,其命令不會更改;另外,中國遠征軍複電,本部嚴格執行盟軍司令部命令,不接受什麼威脅,如果兩軍發生交火衝突,英緬軍必須承擔破壞同盟國關係的罪責。

艾爾文又是一陣暴怒後,只能發電給印度的韋維爾勛爵,請求指示。

韋維爾回電說,會與國內聯絡,從外交層面向美國政府中國政府施壓,不過這需要時間;在此期間,要求英緬軍保持克制,不要與中國遠征軍發生直接衝突,必要時,以保證人員安全撤離為重點,其他……可以暫時放棄。

最後一句話意指模糊,就需要艾爾文自己領會了。

收到電報的艾爾文也是無語了,打又不能打(也打不過),盟軍方面寸步不讓,還能怎麼辦?於是,他捏著鼻子複電第36印度步兵師:英印軍總司令部正在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第36師應以保證人員安全為重,必要時,為了盟軍總體利益,可做出適當讓步。

收到電報的第36師,霍克斯少將和一眾軍官面面相覷,這是什麼意思?適當讓步是讓步到哪一層?按照盟軍命令撤回到出發地的蒙鎮嗎?還是直接向中國遠征軍繳械進戰俘營?

眼看著中國遠征軍給的一個小時時間已到,眾人難以下決定,這時一個參謀忽然道:「將軍,我們可以向中國人說明,上層正在進行溝通,要求他們多給一些時間……」

「這樣不行,我們的士兵們已經在悶罐車裡呆了幾個小時,精神和體力上都已經很疲勞了,而之後的外交努力還需要多長時間,誰也不知道,就這樣讓士兵們在車內等待是不人道的行為。」另一個參謀立即出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