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他們為何這麼做

正文卷

第400章 他們為何這麼做

李君豪點了點頭,有些遺憾地道:「赫頓中將現在怎麼樣?是不是被免職了?誰來接替他呢?是斯考特還是斯利姆?」

史迪威敬佩的豎起了大拇指道:「你判斷的很對,赫頓中將被免去了英緬軍司令的職務,調到印度去擔任東方警備軍團的司令官。不過,接替他的是原東方警備軍團的司令官艾爾文中將,斯考特中將則是取代了斯利姆,重新就任英緬軍第1師的師長;斯利姆現在已經跟隨著赫頓中將到印度去休養去了。」

「唉!可惜了,英緬軍中僅剩的兩個能打個硬仗的將軍都被免職了,這也就是說明,英軍是準備完全放棄緬甸了。」李君豪嘆息道。

「啊?這不可能吧!」三位中國將軍都驚叫起來,廖耀湘道:「再怎麼說,緬甸都是英國人的殖民地啊,他們會直接放棄嗎?」

「準確的說,緬甸只是英國的殖民地之一,還是並不算太重要的一小塊殖民地,遠遠比不上印度的地位。」李君豪道。

「怎麼可能不重要?」廖耀湘急了,「滇緬公路現在是支持中國抗戰的唯一軍援通道……」說到這裡,他自己也明白了,「哦,我靠,敢情是對他們英國人不重要!他們根本就不管我們的死活!這特么還是盟國嗎?」

余韶(1891年出生)的年齡較大一些,聽到廖耀湘(1906年出生)的話有些過頭,立即拉了他一下,輕聲道:「建楚,慎言!」

戴安瀾(1904年出生)也急忙道:「史迪威將軍、潘森將軍,請原諒,廖師長有些激動了,說話不太恰當。」

史迪威倒是絲毫沒有生氣,只是輕嘆了一聲,對英軍這個「盟友」的行為也是難以啟齒。不過,他心裡雖然同意李君豪的觀點,但還是有著一絲絲的希望,希望英軍不至於徹底放下顏面,真的不顧盟軍,擅自撤離緬甸!

這時,一陣腳步聲響起,三個通訊兵一齊跑了進來,均報告說軍部來了緊急電報,三位師長急忙起身接過來觀看,還沒看完,就氣得要摔了電報罵娘了。

看到三人憤怒的神情,史迪威有些驚訝,問道:「將軍們,出了什麼事?」

三人互視了一眼,均點了點頭,余韶把電報遞給了史迪威,戴安瀾把電報遞給了李君豪,廖耀湘不知道怎麼想的,竟然把電報遞給了一旁作記錄的小雨,然後擺擺手,讓三個師的報務員離開帳篷。

心裡早有猜測的李君豪最快看完了電報,直接一擺手,道:「廖將軍說得沒錯,英國人的行為根本稱不上是盟友了,他們的自私自利會毀了整個緬甸戰局的!史迪威將軍,我建議你要重新考慮緬甸的戰事了。」

看完電報的史迪威看了他一眼,卻不知道應該如何說,至於重新考慮緬甸的戰事,難道還能夠繞過英軍去嗎?畢竟這裡是英軍的殖民地啊!這時他忽然想到,不對啊,潘森也有印緬戰區的軍職啊,自己重新考慮,那也得拉上他啊!

三位中國將軍中,余韶的年齡是最大的,但其自17歲就開始從軍,雖然軍旅經歷豐富,但對於國際政治還是懵然不懂的,於是忍不住道:「可是我不明白,英軍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們一方面要我們堅守同古,另一方面卻要求我們三個師把英軍已經給我們的武器裝備和軍需物資還給他們,用的還是命令的口氣,他們不知道,我們正在這裡擋著日軍嗎?沒有武器和軍需,我們拿什麼打仗?」

廖耀湘更是氣憤地道:「而且,我們那位第一路軍新上任的羅(卓英)司令長官竟然還要求我們服從這個命令,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戴安瀾直接道:「這個命令我是不會接受的,羅長官同意也不行。」

史迪威將軍緊皺著眉頭,有些尷尬地道:「三位將軍,先不要著急,我會立即與英軍交涉的,不可能讓你們交出武器的。」

李君豪這時忽然道:「幾位將軍,我建議伱們現在立即派出快速偵察部隊,去西線的德貢、東線的蒙鎮去看一下,我擔心這兩個地方的英軍已經開始撤退了。」

「什麼?!」這下四位將軍都驚叫出聲,連史迪威都不例外。

史迪威拍了下腦門,有些遲疑地道:「英軍不會真這麼做吧?」

「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李君豪道,「另外,如果是真的,遠征軍要想不被包圍,就要分兵去駐守這兩個地方了。」

三位中國將軍互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駭!

戴安瀾立即出門命令自己的副官去傳達命令,命令部隊立即派出兩支裝甲偵察分隊,分別向德貢、蒙鎮兩個方向進行偵察,一旦發現英軍有撤退跡象,立即用車載電台回報。

當戴安瀾回到帳篷里後,三名中國將軍的臉色都是極其難看,他們怎麼也想不到英軍能夠無恥到這種程度。

史迪威的臉色同樣不好看,他看向仍是老神在在的李君豪,有些凝重地問道:「奧格,你是不是早預料到了這種情況?」

「你說呢,約瑟夫!」李君豪拿起茶壺為幾人倒上新沏的花茶,「大家還是坐下吧!德貢和蒙鎮距離這裡都不到80公里,只需要不到兩個小時就能收到回信了,到時再反應也不遲。放心吧,英軍要是真的撤退了,恐怕連日軍一時半會也不敢相信,有足夠的時間讓遠征軍應對。」

這話說的,四位將軍都認為「極有水平」!是啊,連日軍都不可能會相信英軍會做出如此荒唐的事,但事實上卻很可能在眼前變成真的!

這時,其實四人已經基本認可了李君豪的判斷。

「潘森將軍,你能告訴我們,英軍為什麼會這麼做嗎?」余韶忍不住還是再問這個問題,因為弊在心裡太難受了。

李君豪在心裡組織了下語言,開口道:「因為這涉及到英國人對殖民地的立場定位和其對於利益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