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都等著襲擊發生

正文卷

第371章 都等著襲擊發生

12月4日晚,羅斯福再次在白宮召集了他的主要助手們開會,以期對日本艦隊馬上就要發動的襲擊作出正確的判斷。

參會人員有國家安全顧問艾爾斯、軍事顧問萊希上將、國務卿赫爾、法律顧問佩納、陸軍部長史汀生、海軍部長諾克斯、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

其中的馬歇爾上將剛從中國考察回來,還帶回來一份中國政府交給他的破譯電文——日本國內發給其駐美大使、要求其在華盛頓時間12月7日下午13點之前遞交的國書,其實就是正式的宣戰文書。

各種跡象和各方匯總的情報已經證實:日本海軍的一支艦隊正在兼程駛向夏威夷群島,目的就是突襲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基地珍珠港,甚至連時間也基本確定了,此時,擺在羅斯福及其助手面前還有三個選項:

第一,他們可以向全世界宣布日本艦隊即將來襲,戰爭迫在眉睫。這種「披露」極可能阻止此次戰爭的爆發;

第二,他們可以在日本艦隊繼續向目標前進時,通知珍珠港基地和艦隊司令金梅爾上將,讓其向部隊發出警報,把軍艦疏散到遠海,或者先發制人、粉碎日本海軍的突然襲擊;

第三種選擇則是羅斯福本人曾經在今年初私下與英國首相丘吉爾說過的話:只有柏林-東京軸心國之一突然侵略美國領土、例如夏威夷時,美國才有理由參加戰爭。

與會眾人的面前,除了各種關於日本艦隊來襲的情報匯總之外,還有潘森准將一個月前就撰寫的分析報告,其中對這次危機早已經作了準確預言,現在看起來,情況驚人的符合,不禁懷疑在日軍大本營或是軍令部的高層中安插了內線,否則實在難以相信其會得到如此準確的情報。這一點讓參會眾人無不驚嘆!

驚訝過後,羅斯福拿出了總統的魄力,表示:儘管風險巨大,但美國只能在遭到侵犯的情況下才會有機會參戰,這樣才能避免在國內引起政治和道義上的分裂,獲得國民的廣泛支持。

參會眾人聞言都是沉默,他們知道這是事實,但是如果就這樣在明知道風險的情況下,坐視珍珠港被襲擊,不知道有多少官兵和艦艇會遇襲遇害,他們誰也說不出同意的話來!

就這樣,這天晚上的會議仍是沒有形成一致意見!——

第二天,艾爾斯向巴爾的摩的李君豪通報了昨晚會議的情況,詢問了他的意見。

李君豪只能告訴他:無論如何,這個決定都是很難以下達的,而且,除了羅斯福總統本人之外,別人不可能替其決定,這事還是要交給總統自己來解決。

對此,艾爾斯無言以對,只能默默的掛上電話。道理他當然明白,但話卻不好直接說啊!

——

12月6日晚,白宮會議再次舉行,在會前,因為羅斯福的主動詢問,艾爾斯把李君豪的話轉達給了他,所以會議開始後不久,看到大家沒有新的建議,羅斯福直接作出了決定:不通知珍珠港守軍,讓珍珠港遭受日軍攻擊!

這天晚上,羅斯福和所有參會的人員都徹夜難眠,誰都沒有離開,就在白宮的總統客廳里等待著,以期第一時間得知夏威夷的情報。

這個晚上,在巴爾的摩的李君豪同樣有些緊張,卻在小雨的主動安慰下早早的上床休息了,沒有像總統先生等人那樣熬夜……

——

因為時差的關係(華盛頓比夏威夷快5個小時),白宮收到夏威夷發來的第一份緊急電報是在12月7日中午的13點45分——太平洋艦隊的一位後勤官發給海軍部的電文聲稱:一個小時前,夏威夷時間早上7點45分,珍珠港受到了日軍大批飛機的突襲,損失慘重!

隨後,各種報警、報訊的電報開始接踵而來……

雖然沒在華盛頓,但李君豪還是第一時間就知道了這些,但此時他也只能搖頭嘆息,根本無力改變什麼!最後,實在內心有些煎熬的他只能下令:電報先接收吧,不用馬上報給自己,晚上一起吧!至於電話,今天一概不接!

期間,艾爾斯打來電話,聽到小雨的轉達之後,輕嘆一聲,沒再說什麼就掛斷了;其他如萊希上將、海軍部長諾克斯等人也是如此,而CIA的幾位高層則是早就接到了通知,沒有拿這些事情來打擾他。

——

這次的「珍珠港事件」與李君豪前世歷史上一樣,日本駐美大使館又鬧出了烏龍——按照計畫,日本大使本應該在襲擊發生前的下午13時將宣戰文書送交到美國國務院,卻因為解碼及列印問題問題,在下午14點多時才將國書送到!

這個結果就是日本實際上是對美國進行了一次偷襲,成了不宣而戰!這個不應該有的失誤增加了美國上下對這次襲擊的憤怒,它是羅斯福總統將這天稱為「一個無恥的日子」的主要原因。

其實,在事後對整個襲擊過程進行檢討時,人們發現,其實在夏威夷時間的早上7點40分,第一波日本飛機已經飛臨到了夏威夷的瓦胡島——也就是說,就算是日本大使在華盛頓時間下午13點時遞交宣戰書,珍珠港事件也已經實際上發生了!

從這方面來說,日本海軍很符合他們軍隊的傳統——製造烏龍事件是強項!

——

夏威夷時間下午13點30分,最後的一波日機飛離,日軍對珍珠港的襲擊算是結束了!

在美國本土各部門急著與夏威夷及太平洋艦隊確定損失情況之時,日本迫不及待的宣布,同時對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南非宣戰。

其後,反應最快的英國、澳洲、紐西蘭對芬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宣戰:

加拿大對芬蘭、匈牙利、日本和羅馬尼亞宣戰:

巴拿馬、南斯拉夫對日本宣戰。

在這方面,李君豪覺得美國的政治體制確實有些僵化了,對自身遇襲後的反應速度還比不上一眾盟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