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作好背鍋的準備

正文卷

第367章 作好背鍋的準備

正在李君豪思索著前世歷史上疑雲重重的「珍珠港事件」時,幾個中國人主動來拜訪他!看到警衛送來的名帖,李君豪想了半天,才記起名帖上的「郭泰祺」是誰,於是讓人將其請了進來。

在他的記憶中,這位郭泰祺也是民國外交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不過其現在不應該是在國內任民國外交部長一職嘛,怎麼又跑到美國來了?如果是辦理公務的話,郭部長應該是去國務院才對啊!他想不出其來找自己是為什麼,只能先見見再說了。

郭泰祺是一個略有些矮胖的眼鏡中年人,其被帶到李君豪辦公室後的第一句話就是:「潘森將軍,我希望以重要的情報換取您對中國抗戰的大力支持!」

嗯?這句話成功把李君豪的注意力完全調集了過來,立即道:「是嗎,那郭部長的這個情報應該是極度重要了,我願意洗耳恭聽!」

郭部長道:「潘森將軍,我這裡有一個重要情報,是關於美軍生死存亡的事情……但我要求,你在聽我的情報之前必須承諾要加大對我國的軍事援助……」

聽他巴巴啦說了一大堆、終於停下後,李君豪皺著眉頭道:「郭部長,首先,我要聲明一點,對外軍事援助計畫是由總統和國務院制定的,我無權改變。

「其次,你剛才的拿情報來做交換的做法非常不妥。要知道,在之前的很長時間,我國一直在支持著中國抗戰,特別是已經給予了你們政府很多的援助……而伱們是如何使用這些援助的,這個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我想要知道,你用事關『美軍生死存亡』的情報來要求加大軍援,是你個人的意思還是貴國政府的意思?」

郭泰祺愣了一下,才有些不甘心地道:「這是我個人的意思,至於這個情報也是我的一位朋友提供的……」

李君豪開始不喜歡他了,但看在情報的份上,還是決定給其一個機會,所以他直接打斷了對方的話,道:「情報?你只有一分鐘!」

沉默了五十秒,郭泰祺才道:「珍珠港!」

「時間?」李君豪沒有絲毫驚奇的表情,反而是直接問道。

啊?郭泰祺囁嚅了半天才道:「應該……是在年底的這兩個月之內吧!」

「嗯,你的情報很精確!」李君豪似笑非笑的道,他這話實際上是真正的讚揚,但卻是讓對面的郭部長鬧了個大紅臉。

接著,李君豪又道,「你剛才所說的情報是重慶戴老闆的手筆吧?轉告他,有事可以直接聯繫我,多轉一層關係帶來的只有不信任和猜忌!」

聞言,郭泰祺直接就蔫了,有些囁嚅的道:「潘森先生,戴局長這邊是真的有關於戰爭的情報,您看……」

「我知道他有,但我希望,既然他決定要告訴我了,就把事情都說明白。」李君豪擺手道,「你轉告他,想合作就要拿出誠意來,別弄這些虛的!他應該很明白,軍援的事不是他和我可以插手的,你來也一樣。至於情報,我需要看到實際的東西;他想要什麼,就直接說清楚。」

——

打發走郭泰祺後,李君豪忍不住搖頭失笑,戴笠還真能折騰,竟然找民國的外交部長來講數,還拿珍珠港的事當籌碼!他相信這時的軍統電訊處應該確實掌握了一些日軍的情報,但這些情報還能有他知道的更詳細嗎?

嗯,他記得傳說中,是軍統電訊處的姜毅英破譯的日本海軍電報,並因此晉陞為了少將,成為軍統第一個女將軍。如果是真的,這人還是很是本事的,可惜其在重慶,不能為己所用。

現在已經是十月底了,還有四十多天,事件就要發生了,可是羅斯福總統等人的態度還是很曖昧,這讓李君豪有些頭疼——看著「珍珠港事件」發生,什麼也不做,坐視那些夏威夷軍民的死傷,讓他感覺到像幫凶一樣!

還有一點,自己之前多次的「表演」太出色了,這次要是「預測」不到日軍的偷襲,豈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而且自己還是代理情報總監、CIA局長,連這種重要的戰爭情報都拿不到,絕對是工作失職啊!

看來自己要當這個替罪羊了!

他有些惡意的想:總統先生是不是早已想到了這一點?

算了,不想了,還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吧!至於結果,就到時看吧!

於是,他指示多諾萬在情報處內部成立了對日工作科,專門負責收集、分析有關日本的各類情報,特別是日本海軍動向。

另外,李君豪安排小雨秘密聯絡重慶的戴星炳和吳賡恕,要求他們在軍統總部里留意這方面的情報。

接著,他通知文強,讓其梳理CIA現有的情報,期望從中分析出一些跡象來。

而他則直接聯繫了國務院,詢問其近期與日本方面的相關外交工作。

——

功夫不負有心人,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要想完全保密其實是很困難的,但因為事前沒人有針對性的注意,才會錯過事後看起來很明顯的痕迹;現在專門尋找之下,立時就發現了不少線索……

首先是在官方渠道上,在蘇德戰爭爆發後,美國一邊把「租借法案」擴展到了蘇聯身上,一邊開始對軸心國進行正式制裁,包括減少甚至停止與德、日、意等國的進出口貿易、凍結這些國家政府的在美資產等。

在這種情況下,從今年七月份開始,日本駐美大使館的外交官們開始不斷與美國國務院進行討論,以期讓美國政府放鬆制裁措施……

據國務院的工作人員說,雖然美國方面已經明顯拒絕了日本人的請求,但其外交人員在近幾個月的時間裡一直在糾纏,沒有任何要放棄努力的打算。

單純來看,這就是一次外交扯皮,只不過拖延的時間長了些,但因為李君豪完全確定「珍珠港事件」會發生,所以他肯定這是日本人在耍心機、干擾美國方面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