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終於還是要離開

正文卷

第353章 終於還是要離開

5月15日,李君豪給艾爾斯回電,沒有提滬海租界的事,反而是建議他留意歐洲巴爾幹地區的戰事,特別是控制了愛琴海和地中海東部航線的克里特島,預計德軍將會對其發動進攻,建議已經多年沒有實戰過的美軍學習一下奪島戰法。

艾爾斯對戰役戰法並不精通,就在新一次的國安會議上將其公布了出來,引起了眾人的討論,不過大家猜想的都是常規的登陸作戰,由海軍掩護、運輸,陸軍登陸;在其後,艾爾斯才公布了遠東潘森回電中提高的空降作戰思路……

——

5月20日,德軍發動了代號「水星」的空降作戰計畫,參戰部隊由空降兵第7師、山地步兵第5師和若干獨立部隊組成,共約2.2萬人,第4航空隊第8和第11軍(轟炸機433架、戰鬥機233架、運輸機500架、偵察機50架、運輸滑翔機72架),7000名登陸兵和各種艦船70艘,由第4航空隊司令勒爾上將負責統一指揮。

克里特島上有英國遠征軍3萬人和希臘軍1.4萬人,但裝備低劣,火炮不足,完全沒有飛機,坦克僅有6輛,任衛戍司令官的紐西蘭弗賴伯格將軍將兵力分散配給該島4個防區;另外,英國地中海艦隊所屬各編隊(戰列艦4艘、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9艘、艦隊驅逐艦20餘艘)配合作戰。

雙方戰至月底,德軍成功控制克里特島,從戰略上是成功的,德國不但在地中海東部地區有了一個重要的空軍和海軍基地,而且能牽制南面駐守在北非的英軍,向東對中東地區存在著進攻的可能,使得盟軍十分擔心德國和日本的連接,而最重要的是對德國入侵蘇聯排除了後顧之憂。

可是,從戰術上來講,德軍發動的這次戰役卻是失敗的。

在12天的空降作戰中,雖然英軍損失15743人(其中亡1742人)、3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和其他艦艇29艘被擊沉,包括航空母艦在內10餘艘軍艦受重創,希軍1.4萬人被全殲,但是德軍損失了1.4萬的空降精英部隊和170餘架運輸機。

這這結果對於德國的空降部隊是毀滅性的,更讓德軍高層對於空降部隊在戰爭中的作用產生了懷疑,其後再沒有大規模使用過該兵種。

——

作為觀戰方的美國,克里特島空降戰役帶來的震撼極大!

德軍在戰爭中連續使用的閃電戰、裝甲突擊戰、快速穿插分割戰法,及這次的空降作戰,讓美軍高層深刻意識到現代戰爭的特點;而且,更多的軍方人員注意到了提前提出預測的潘森准將!在很多人心目中,潘森已經被稱為軍事家了!

在6月2日舉行的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上,萊希上將正式提出:將潘森准將從遠東調回國內,完全履行國家安全顧問首席助理的職務,並且出任國安會議助理參謀長(參謀長目前是萊希兼任)。

與會眾人都表示贊同,但艾爾斯卻表示擔憂,因為他知道潘森是多麼想保住滬海租界,並為此做了兩年多的準備,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這樣就把他從遠東調回來,其肯定不甘心!

會後,艾爾斯與羅斯福和萊希單獨進行了溝通,就潘森的問題交換了意見。

對於他這個擔心,萊希覺得問題不大,滬海租界應對戰爭的準備已經做得足夠好了,由其他人負責也可以,像潘森這樣有戰略眼光的人才應該用在更恰當的地方,而不是浪費在時刻有危險的前線。

對此,羅斯福總統贊同萊希的意見,親自決定下來,由艾爾斯去做潘森的工作,萊希上將負責安排好遠東的人員配置。

就這樣,三位大人物在李君豪不知道的情況下,將其未來的工作給安排了!

——

6月5日,李君豪接到艾爾斯的電報後,心情頓時不好了,竟然要他離開自己親手打造的新租界,這讓他有些無法接受。於是他立即回電,聲明自己並不想在這個時候離開,請求白宮重新考慮。

艾爾斯再次發來長電,詳細解釋了國安會議的決定,並將萊希上將的理由告知,說其將才能貢獻到國家大局方面才是更正確的事;至於滬海租界的安全,有其打下了良好基礎,只要有一名具備中等戰場指揮能力的指揮官就足可以完成守衛任務,根本不必非得他本人留下……

李君豪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心裡卻實在是割捨不下啊!另外,如果他回國的話,那小虎、小雨、黎曉瑜、鄭蘋如等人怎麼辦?還有警局、327團、戰狼大隊、情報網等,豈能一下子拋開?

當他把這些困難講出來時,艾爾斯知道他已經開始妥協了,立即就熱心的幫著安排起來……

——

另外一邊,萊希上將也在挑選著滬海聯合司令部司令的接任人選,作為海軍上將,他當然主要是在海軍序列中尋找,為此,他專門找海軍部長諾克斯商量,非常意外的得到了一個人選——海軍部遠征作戰處處長普雷希托·沃恩少將!

沃恩少將從諾克斯部長那裡聽到這個消息時,立即就主動要求到遠東。

萊希上將和艾爾斯、諾克斯一起同他進行了談話,詳細說明了現在滬海租界的情況,特別是潘森准將在兩年多時間裡做出的努力,讓他明白這個任務的重要性。

沃恩少將聽完這些後,立即保證自己會堅決執行潘森准將制定的防守策略,延續其管理滬海租界的各項政策,穩定局面,守衛好滬海租界!

至於沃恩少將為什麼願意離開海軍部的要職、到遠東去任職,則是他需要實際的領軍經驗來為升職作準備——作為一名從海軍陸戰隊升上來的軍官,當初為了晉陞少將不得不轉為海軍軍銜,但沒有指揮艦艇作戰的經驗,在海軍中再要晉陞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這次滬海租界的軍職對他來說是個絕好的機會,為此承擔戰鬥的風險根本不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