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這裡仍遠離戰場

正文卷

第305章 這裡仍遠離戰場

被命名為「滬海分艦隊」的小型艦隊入駐滬海後,極大改變了這裡的軍事態勢,雖然其規模仍不如以吳淞軍港為基地的日軍第一遣華艦隊,但其旗艦薩凡納號卻是一艘滿載排水量達到1.24萬噸的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更是1938年才下水的新銳戰艦,比日軍旗艦、老舊的「出雲號」巡洋艦要先進太多了!

而且,這支分艦隊里還有8艘克萊姆森級驅逐艦、7艘潛艇,雖然看起來都不是新艦,卻仍然比日軍艦艇要先進不少,這也就是說,雖然數量少些,但在戰鬥力卻根本不懼怕日軍遣華第一艦隊!這種情況就讓日本人不爽了。

另外,原來美軍就在中國有一支小型的長江艦隊,雖然都是排水量300至1000噸的老舊內河炮艦,但加起來也有七艘……哦,還有一艘原駐在吳淞口,那就是八艘,這全部都算上,實力已經超過日軍遣華第一艦隊了!——

日軍方面開始擔心美軍在租界的軍力,李君豪卻是放心了不少,下面再補上租界防空力量,事情就成功大半了!

聯合司令部現在已經是很順暢的運行了,對於新來的滬海分艦隊,勤務處完全負起了安置責任,都不用司令和參謀長操心,就主動與艦隊協調的很好,讓艦隊官兵非常滿意。

對此,加利少將感覺很好,與李君豪的關係迅速親密起來,時不時就到司令部來作客。

讓李君豪比較意外的是,這個海軍學院畢業的科班海軍將領,竟然對陸軍的戰法非常感興趣,幾乎每次來都會與他探討一下現在歐洲戰場形勢,言辭中對於德軍現在這種閃電戰非常看重,甚至對其集中使用坦克等裝甲力量的戰法都能講出道理來,實在是有趣。

不過,對於戰爭走勢,兩人判斷還是有分歧的。

4月9日時,德國對挪威、丹麥宣戰,發動了挪威戰役,丹麥不到24小時便宣布投降,而挪威則在同日向德國宣戰,其國王哈康七世帶領軍民進行了堅決抵抗。英法聯軍海陸空軍齊出,對挪威進行救援,兩方在挪威領土上打的如火如荼……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加利對於德軍的戰法很推崇,但他不認為德軍能夠在挪威戰役中再現對波蘭那樣的速勝,因為他覺得英法聯軍的參戰足以改變戰場形勢。

對此,李君豪卻是堅稱,英法聯軍的參戰有用,但沒大用,挪威很難堅持一個月以上,到時英法聯軍只有逃跑的份,甚至很快就會把整個西歐和法國都給丟了!

他的觀點可能過於超前了,這個時代的絕大部分人還是迷信於英國有第一的海軍、法國有第一的陸軍,決不會就這麼輕易的失敗,所以,這個爭論暫時沒有結果。

——

4月15日,周一,工部局董事會上,針對董事擔心歐洲戰局會影響到滬海租界的擔憂,作為副總董的李君豪卻非常肯定的讓大家放心,最少在一年半以內,美國和德國之間不會暴發戰爭,所以租界也就不會有事。

因為他一直以來的信譽,眾人對他的判斷還是比較相信的,以總董希恩為首的眾位董事們安心不少,這才商議起租界事務來。

當董事會關於租界安全的話題傳出去後,包括英、法、德等國的外交人員和僑民們都在感嘆,多虧著租界現在是掌控美國人手裡,其他各國人現在才能獲得相對安全的生活環境!

而在這個時候,從英、法兩國總領館傳出來的消息稱,兩大租界的合併及英法兩國退出租界管理層,都是由潘森先生最早提出來的方案……

這一下,擁有潘森副總董、潘森司令官、潘森局長等諸多稱謂的李君豪,在租界內的威信再次暴漲。

趁著這個時機,李君豪出面,組織了租界僑民代表會議,將包括英、法、德、意、丹、挪等國的僑民領袖聚焦到一起,開了個「誠懇」的座談會,提出了「歐洲是歐洲,租界是租界」的說法,要求各國僑民在這個遠東大都市裡和平共處,珍惜目前世界中最難得的和平環境……

所以,他嚴禁各國僑民再以歐洲戰局的形勢互相敵對、甚至爭鬥!明確規定,如果再發生如九號那樣的嚴重兇殺事件,他會命令警局和軍隊對引發爭鬥的族群進行嚴厲打擊,到時不要怪他不教而誅!

座談會的效果極好,各國僑民群體間的敵對情緒迅速緩和下來,這一方面是因為大部分僑民還是期望平和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則是害怕被租界當局打擊、失去在租界里的生活空間。

不管怎麼說,歐洲大戰開始後的幾天後,滬海租界內的治安形勢迅速安定下來,沒有發生之前很多人預料的族群衝突。

這個變化讓人數最多的中國居民感觸最深,幾天前,他們看到很多外國人碰面就會怒目相視,好像隨時就會打起來,而很快的,這種情況就消失不見了!

歐洲那邊打的不可開交,滬海租界里的西餐廳里,法國人和德國人卻仍能坐在鄰桌上、互不相擾的喝著咖啡,而兩邊的女人甚至還能攀談幾句衣服、首飾什麼的,看起來很和諧。

因為治安形勢迅速平靜下來,所以租界治安等級在幾天之後就從三級(警戒)降到了二級(嚴格),再持續了兩天後,降回到了一級(普通),警員們都放鬆了下來,各部隊除了日常派出的幾處關鍵地點的守衛人員,其他軍人都恢複了正常的訓練和輪休。

——

對於租界的情況,日本人也是看在了眼裡,各方機構商討了幾次之後,達成了一致意見,那就是:目前的租界,形勢平穩,工商業繁榮,雖然對日方不友好,但租界產出的大宗商品可以有效的彌補日戰區的不足;並且因為租界的存在,來自美洲、歐洲的進口物資也能夠順利的輸入到中國來……

總體來說,保留租界的存在,對日本來說,利大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