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交易完成後歸來

正文卷

第119章 交易完成後歸來

周日這天上午,李君豪繼續巡檢倉庫,已經熟悉流程的軍統人員今天有些懈怠了,被傑奇略一勾引就一起找地方抽駱駝煙去了,尼克則是守住了倉庫大門……

兩個多小時後,李君豪從倉庫區出來,招呼著軍統眾人去吃午飯,眼看著時間到了十一點半,軍統守衛們急忙簡單查看了下,確認倉庫里貨物滿滿,就立即鎖門,伺候著客人去喝酒吃飯了。不過,他們都感覺,美國人的酒量真不行,才半斤渝州大麴就醉了!但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安排車送人回飯店了!

傍晚六時,軍統甲室秘書毛人鳳搭乘另一艘美國炮艦「麗絲」號從重慶趕來,然後直奔倉庫區。守衛人員根本不敢攔阻這位軍統要員,打開倉庫讓其檢查,但是讓所有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之前軍統準備的數千噸物資沒有了,代之的是棉紗、棉布、機電產品、紙張油墨、文具日用品等!先期的軍統人員都驚訝不已,毛人鳳卻是見過世面的,立即下令清點數量……

凌晨三點多,最終數據匯總到了毛秘書的手上,同他帶來的易貨交易底稿一對,不只是貨物未少,還多了百分之五!

連續核對了數遍後,毛人鳳強壓住自己的驚駭,打長途電話到重慶,向戴老闆彙報:交易完成,對方多付百分之五!但對方貨物運輸方式未知。等了近一個小時後,他才收到回電:完成交接,尊重潘森,不得有任何節外生枝之舉!

看到回電,毛人鳳縱然是疑問多多,也不能再多說一句,反而要嚴令七處和長沙站人員:不準泄露任何倉庫交易內容!——

5月22日,周一,李君豪在長沙碼頭登上回航滬海的另一艘美國炮艦「庫森」號,順水而回,這次的速度還要快一些,用不了兩天就可以到達滬海。

周二晚、或者說是周三凌晨四點多,李君豪在吳淞碼頭下艦,上了來接他、由小虎駕駛的別克專車,回返自己的公館。

這次出行,七天七夜,大半時間都是在炮艦上,雖然享受的是艦長待遇,但是作為一名非海軍出身的人來說,還是感覺到異常辛苦,回家後要好好休息一天才成。

到家時,小雨和曉瑜都提前起來了,準備了雞蛋面給大家,匆匆吃飽,洗漱一下後,各人回去休息。今天,李君豪不準備去上班了,黎曉瑜還是要去的,現在小虎開車已經很熟練了,這幾天都是他負責接送。

——

一覺睡到了下午一點多,李君豪重又精神抖擻起來。

這時兩個保鏢還在門房那邊睡覺,小雨和小虎在客廳里,看到他下樓,小雨立即泡上茶來,然後去給他做飯,小虎則跑回房間拿出一個公文包給他,裡面是秘書米莉婭整理的一周情況簡報,知道他今天回來,讓小虎捎來的。

感受了一下回家的幸福之後,他開始查看情況簡報,這些天來,國際上最重要的事情有兩件:

一是從5月12日開始爆發的諾門坎事件,日、蘇兩國軍隊在中國東北與蒙古接壤地區、哈勒欣河附近的諾門坎地區激烈交戰,目前仍然是戰況膠著;

二是在5月22日,德、意兩國的法西斯政府簽訂戰略同盟協定——德、意兩國簽訂了為期10年的「鋼鐵協定」,形成了「戰無不勝的3億人集團」。這一協定以公開申明改造歐洲為目標,把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聯合起來,以致力於兩國的發展以及世界「正義的和平」。在隆重的簽字儀式上,德、意頭面人物,包括德國元首小鬍子在內,同意在戰時德國統治陸地、義大利控制海洋。

協議內容被披露後,西方各國紛紛認為,戰爭即將來臨。為此,英國議會十分震驚,立即召開特別會議討論這項協定帶來的後果;而美國對此也極為重視,立即將消息通報給駐各國的使領館。

在情報通報中還有米莉婭的備註:總領館要求所有正式外交官針對這兩件事進行分析和預判。

——

對諾門坎事件,李君豪還是了解過的,自從1938年的張鼓峰事件之後,日、蘇軍隊在中國東北與蒙古接壤的邊境地區經常發生衝突。

1939年5月12日,關東軍指使「滿洲軍」進攻諾門坎附近的蒙古人民共和國駐軍,挑起諾門坎事件。

大規模的戰鬥從七月份打到八月底,日軍再遭重創,死傷1.7萬餘人,第23師團幾乎全軍覆沒。

九月,歐戰爆發,日、蘇停戰。此役,日軍北進野心遭到重挫。

嗯!分析報告就照此脈絡來寫,肯定錯不了!

至於德國和義大利兩國,早在1936年10月25日時就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建立了柏林-羅馬軸心;在今年的5月22日,兩國又簽訂了「鋼鐵條約」,加上此前德國與日本在1936年11月25日簽署的反共產國際協定(義大利於1937年11月6日加入),在事實上已經形成了「柏林-羅馬-東京」的法西斯軸心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另外,在這一星期里,滬海也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是在李君豪離開滬海的當天,日租界和滬西的越界築路區,十四間日偽掌握的倉庫失竊,丟失大批物資和貨物,據稱價值數百萬元。

二是在19日晚九時,出門赴宴回來的汪逆車隊,在租界北區的蘇州河北岸遇襲,至少有三十名武裝人員使用手槍、步槍、衝鋒槍、手榴彈等武器猛烈攻擊,打死打傷汪逆護衛人員近二十人,聞訊而來的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巡邏隊也被打死了五人……最後,襲擊者被迫撤退,留下了九具屍體!

前者當然是李君豪所為,他特意在臨出發前的凌晨行動,然後接著上艦離開滬海,雖然只是為了順道方便,但卻在客觀上擺脫了自身的嫌疑,畢竟誰也不相信其能夠在短時間內把那麼多物資運走!

第二件事則肯定是軍統乾的,可惜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