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發現了汪逆蹤跡

正文卷

第113章 發現了汪逆蹤跡

很快,黎曉瑜再次接到回電,解碼後顯示:等待,四小時後聯繫。

四小時!現在是上午十一時,那就是下午三點時再收報!

關閉電台下樓,黎曉瑜已經完全相信了昨晚李君豪的話,通訊編碼不會騙人,敵人也不可能獲知黨內的深度機密,這一切都是真的!

看到她神情鄭重,在樓下包餃子的小雨道:「曉瑜姐,不用想那麼多。君哥說了,戰爭已經無法避免,我們要做的就是儘快結束它,凡事盡心,不留遺憾就好了,想太多沒用的!」

黎曉瑜坐到了桌子旁,一邊開始幫著包餃子,一邊道:「小雨,有些事你不明白的!」

小雨笑了,開心地道:「曉瑜姐,你知道嗎?你這話,君哥早就預料到了,知道他怎麼說嗎?他說啊……曉瑜這丫頭就是一個根本不懂得政治的知識分子,還老是杞人憂天的想大事情,說傻吧有些過分,但說她聰明就是在撒謊了……哈哈哈!我雖然不是很理解,但現在怎麼覺得很有道理呢?」

黎曉瑜也是笑了,好像自己真的是這樣,太把自己當主角了!就像是這段時間發生的事,如果不是潘森先生的解救,自己現在的下場不知道會怎麼樣呢!現在哪有資格質疑人家?之前的電報已經證明,一切都是真的,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等著幾小時後的回電,想那麼多幹嗎?

——

另外一邊,李君豪帶著尼克,從愚園路西口下車後,邊走邊拍的逛了起來,每一個里弄都不放過。

這個時候,他已經比較了解愚園路的門牌設置規律了,朝街的獨院或單獨建築是多少號,有衚衕進去、擴展出更多區域、有更多住宅的是里弄,房舍門牌顯示弄號。這個規律讓他有了把握,單獨的沿街多少號,只是拍張照片做以後的檔案就是了,弄就需要進去仔細看一下了……

他已經決定,要開始陸續建立起詳細的租界戶籍檔案,這對以後的工作會很有益。

跟在他身邊的尼克並不知道這麼做的意義,不過作為保鏢卻是非常盡職,時刻警惕的看著四周,腰間的手槍、外衣右側內藏的湯姆森衝鋒槍都時刻準備著。

此時的愚園路西頭就是1400弄左右,一個多小時後,1136弄,兩人剛進去,就看到十數道目光注視了過來,而且越向里走,警戒的人就越多!尼克感覺到了不對,右手按在了外套里的湯姆森上,兩眼瞪大了,全力警惕了起來。

李君豪卻是毫不在意的向前走,手裡的照相機還在不斷拍攝著,好像根本沒有感到異樣……

1136弄31號王公館,兩人經過時,看到院內院外至少有十個便衣帶槍人員在警戒,不過根本沒有停留,打量了下,連照片都沒拍就直接走了過去!

其實,不是李君豪不想拍,而是他知道找到了正主,四識敏感的他已經從周圍警戒人員的低語中知道了這裡就是「汪公館」。

離開1136弄後,他帶著尼克繼續向東走,遇到獨號就拍照記錄,遇到里弄就走進去,暗暗留意了一下,身後果然綴上了尾巴,至少有四個人在悄悄的跟蹤他們!他沒有回頭,仍是繼續做自己的事,一直又走了近二十個里弄,跟蹤的人才停下回去,不用說,肯定是汪逆的人。

不過他沒有第一時間離開,而是繼續逛著……他這麼做只是出於謹慎,卻沒想到恰到好處的避免了暴露——剛才明面上是四個人在跟蹤他,其實還有一個高手在後面,他根本沒有發覺。

這樣繼續拍照走下去,又過了十個里弄後,最後這人也放棄了,回去後幾人一齊彙報說,就是一個喜歡洋房來拍照的外國人而已。

——

到了中午快一點的時候,兩組人在愚園路714號的門前碰面了,隔著柵欄門對著院里拍了兩張照片後,四人一齊上車回家。

這個時候,李君豪才突然想了起來,剛才的714號大門邊上有銘牌,上面的字是「游存廬」!這個房子的來歷他是知道的,是康有為64歲時(1921年)自購地皮10畝建造的,取名「游存廬」,其曾在這裡住過兩年。

不過,他想起來是這個人的房子,心也就淡了,一個前清遺老,在學識、教育上很有建樹,但在政治主張上就錯漏百出了,是被時代拋棄的一批人,早已經無需關注了。

——

在家吃一頓美味的水餃後,李君豪帶著兩個保鏢開車去了總領館,先把拍完的近二十個膠捲送到了武官處的機要室,這裡有專門的洗印房洗照片,值班人員拍著胸脯說,下午一定把照片都給洗好。

讓傑奇和尼克去休息,他回到了辦公室,開始查閱昨天米莉婭從警務處調來的愚園路住戶資料,查到了1136弄31號:戶主王伯群,8.13事變後離滬。

接著,他又到檔案室去查詢王伯群的資料,果然不出所料,這位也是民國時的有名人物,特別是以教育聞名。

王伯群,字蔭泰,齋名清雪廬,GZ省興義人,為何應欽內弟,中國同盟會元老,曾追隨中山先生,任大總統府參議兼軍政府交通部長;

1924年在滬海創辦大夏大學(因學潮從廈門大學脫離出來的三百餘名師生髮起建立的一所綜合性私立大學);

1928年任交通部長兼任交通大學(西安、滬海、北平、西南、新竹五校)校長;

1929年兼任吳淞商船專科學校首任校長。

1931年,其辭去交通部長職務。

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王伯群率大夏大學內遷貴州。

檔案中還記載著,現在1136弄31號的花園洋房,是王伯群兼任大夏大學校長時為續娶學校一女生(保志寧)而耗巨資營建的新婚住宅,在當時還因此事鬧得沸沸揚揚——民眾置疑:一個交通部長怎麼會拿出如此巨資,所以其定有貪腐之行!

其實這真是冤枉了王伯群,其出身名門望族,身家顯赫,以研究生畢業於日本中央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精通商理,長於銀行、公司、媒體和字畫等投資;1923年起,先後發起成立滬海嶺南銀行,投資入股滬海銀行、浙江實業銀行、廣東銀行、滬海電車公司、祥新麵粉廠等,投資《時事新報》、《晶報》等媒體,其賺錢能力可不是假的!